《成吉思汗》读后感

时间:2024-06-11 07:46:0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成吉思汗》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吉思汗》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成吉思汗》读后感

《成吉思汗》读后感1

  今年5月份,在一个人去参加第30届大连国际马拉松的火车上,我翻开了这本《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的历史传记。自己从20xx年8月份开始练习长跑,这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跑友称之为“大马”)是我参加的第四次半程马拉松。与跑完第一次半马所想象的,以后会越跑越容易完全相反的是,每一次21.0975公里都要经受不同的撞墙、挣扎、甚至濒临放弃。这次一个人去跑大马,更是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担心自己在国内以坡道出名的大连,会坚持不下去……没想到,在本是最“想静静”的时候,却翻开了一本令人热血沸腾的史书,使我忘掉周围的一切,走进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世界征战中,领悟一代世界征服者最朴实的征服之道。

  作者度阴山,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历史作家,他更出名的代表作品应该是《帝王师:刘伯温》《知行合一王阳明》。与以往成吉思汗传记不同,度阴山的《成吉思汗》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忠于史实,更加言简易懂。就连最难辨别的那些蒙古人的姓氏和名字,在他的笔下,以入木三分又深入浅出的人物描写,也让人读过之后印象深刻。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他9岁丧父,又连遭族人、部众的抛弃,从贵族之家坠入痛苦的深渊;他曾4次差点饿死、3次被追杀亡命、2次全军覆没、3次众叛亲离……然而,成吉思汗却凭借他惊人的意志,顶住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榨取敌人的经验、力量,以更强大的自我卷土重来;通过不断的浴血奋战,以极少的兵力横扫欧亚大陆,创建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蒙古帝国。极盛时期的蒙古帝国覆盖了当时的半个世界,将40多个国家、720个民族一一收入囊中,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极盛时期版图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南至南海。今天的匈牙利、波兰、俄罗斯、韩国都曾是大蒙古帝国的一部分。

  读完这本书,成吉思汗的意志箴言萦绕在思绪中,久久为攻,荡气回肠。关于成长,他说“不要想有人保护你,不要乞求有人替你主持公道。只有学会了靠自己的力量活下来,你才算是真正的蒙古人,也才是任何人都打不落马的蒙古人!”关于意志,他孙子忽必烈说“体力坚强,只能战胜独夫;意志坚强,才能战胜万众。”关于蛰伏,他说“在我的力量还不足的时候,我就得忍让,违心地忍让!”关于尚贤,他说“我一旦得到贤士和能人,就让他们紧随我不叫远去……让他们称心如意地献计出力。”关于纪律,他说“没有铁的纪律,战车就开得不远。”关于忠诚,他说“不肯背弃本主的人必能忠于所事。”关于魄力,他说“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车就能驰骋多远。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们的牧马之地!”关于身先士卒,他说“打仗时,我若是率众脱逃,你们可以砍断我的双腿;战胜时,我若是把战利品揣进私囊,你们可以斩断我的手指。” 书中讲到一个细节:汪古部派使者献给铁木真一瓶酒,这瓶酒并非是蒙古人经常喝的马奶酒,而是中原特有的烧制酒。铁木真出于礼貌,连干三杯就不再喝了。他说,“此物少喝则兴奋,多喝则乱性,所以应少喝为妙。”汪古使者想不到这个野人居然有如此强的自制力,大为惊讶,连连称颂铁木真是一等人物。善于自制是铁木真的优秀品格之一,也是其成大事的素质之一。

  在2万名大马参赛选手中,我的跑步历程不足一年,跑量仅为初级,配速在平均水平以下,体力更没有优势……但是,最终我以206的个人最佳成绩(PB)第3095个冲过了终点,拿到完赛奖牌!在举步维艰的每一公里,我始终记得成吉思汗那句“体力坚强,只能战胜独夫;意志坚强,才能战胜万众。”

《成吉思汗》读后感2

  当我们学习的脚步迈过这篇课文时,故事的情节似乎又在我的脑海里回放了一遍,依然令人感慨万分。

  这篇课文描述了成吉思汗这位伟大的君王和他的宠鹰在峡谷里发生的动人故事。这只忠诚的鹰不顾生命危险,奋然去救自己的主人。

  成吉思汗这位伟大的人,在一生中,战无不胜。但是在这次打猎中,他却犯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射杀了自己最宠爱的鹰。

  他虽然犯了很大的错误,但是这次错误的发生,使他悟出了深刻的哲理。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常常都只看事物的外表,而不去认认真真的.思考这件事。我们现在虽然是一个小学生,但是我们依然要学习成吉思汗这种知错能改的精神,同时我们也要改正自己的错误,做个见微知著的好学生。

  成吉思汗的种种优点铸就了他的坚实的钢铁人生。我们现在虽然不需要在腥风血雨中战斗,但是我们依然要学习成吉思汗的这种高尚的品质。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与同学之间总是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在这些时候,我们应该学习成吉思汗的这种做错了事马上就承认错误的精神。

  在另一些事情中,我们也不要再犯与成吉思汗同样的错误,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要吸取成吉思汗的教训,引以为鉴。受到成吉思汗的这个前车之鉴,我明白了在观察事物时,我们要仔细的观察事物的本质,不能只看事物的外表。

  不管怎么样,成吉思汗都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把自己光辉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祖国,我们要学习成吉思汗,将来报效自己的祖国。让我们一起挥鞭向前,走向光明幸福的大道。

《成吉思汗》读后感3

  暑假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令我难忘。

  书中记载成吉思汗·铁木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多次南征北战,扩张领土,地域包括中亚、东欧等等,建立了大蒙古国,被称为“元太祖”。毛主席称他为“一代天骄”,将他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提并论。

  读过此书,我了解到成吉思汗作战勇敢,英勇善战,遇到困难从不低头。尤其是在他很小的时候,作为部落首领的父亲被其他部落人害死了,一家人的生活一落千丈,靠他的母亲打猎、采摘维持生活,艰难的生活练就了他刚强、坚毅的.性格。随着他一天天长大,逐渐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成为了家里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后来,他不断招募、团结有才能的人,协同作战,队伍不断壮大,打了不少胜仗,一步步成为部落首领,当上可汗,统领千军万马。

  读完此书,我认为应该学习成吉思汗英勇无畏、善于思考的精神,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永不低头,满怀信心迎接挑战,勇敢向前,从不言败。

《成吉思汗》读后感4

  在历史的浩瀚洪流中,不断涌现了许多让人咂舌称奇的英雄人物。

  他们中有很多都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更是打下了几乎整个欧亚大陆的版图。

  “一个人成功的根本不是一味地进攻愣头青式地盲目向前,而是坚韧不屈”。最近,读了《成吉思汗》,我有此感触。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他生在大汗的家庭里,骄奢富贵,衣食无忧。但九岁时,父亲被人谋杀,全家遭族人流放,这对铁木真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在别人还在不谙世事的年龄他就和母亲共同承担了养育兄弟姐妹的责任。

  那时起,铁木真的心里就已经埋下了坚韧的种子。在历经了不知多少年的流亡后,铁木真卷土重来,重登汗位率领数以万计的蒙古士兵征战四方,收复了几乎整个欧亚大陆的土地。从落魄王族到一代天骄,他走的每一步都蕴含无数的杀伐果断,而这每一步的背后就是坚韧,哪怕是违心的。

  铁木真自己明白这一点,他将这一点用烙铁烙印在自己的心上。十三翼之战是铁木真戎马生涯的一处污点,,同时也是他整个人生中的一大亮点。十三翼之战是铁木真第一次率兵打仗,他虽没有身先士卒,但他担任了最高指挥官一职。

  铁木真第一次排兵布阵,难免有些刺激,他的计划是模仿敌军,他也安排了十三个战斗单位,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敌军有浩浩荡荡三万人马,他仅有稀稀疏疏不到五千人,相比之下简直天壤之别。就连铁木真的母亲也担任了一个单位的指挥官。

  在夸张的实力差距下,就算铁木真像韩信一样用兵如神,像项羽一样破釜沉舟也改变不了这场战斗注定以失败告终。“胜败乃兵家常事”,真正坦然接受失败,继续坚强向前的只是凤毛麟角,但是成吉思汗做到了,他拥有君王必备的坚强。

  被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像过街老鼠一样溃逃三百里这对一个指挥官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但成吉思汗抗住了这次打击,他用他的坚韧不拔再一次向各部落证明了他征服草原的坚定意志。

  书中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在明亮的白昼要像雄狼一样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像乌鸦一样,有坚强的忍耐力。”每个人都曾坠落黑暗的深渊,每个人都历经过伸手不见五指的无比黑暗的夜。有人自甘堕落,盲目地挣扎,这只会加快黑暗那深渊般的巨口侵蚀心智,吞噬自己的`步伐。只有像黑暗中的乌鸦一样坚韧不拔,直到摸索到一丝一缕的光明与希望,抓住机会彻底挣脱黑暗。

  或许坚韧听起来是弱者忍气吞声的表现,但从古至今有过无数的英雄豪杰用自己的坚韧创下的惊世骇俗的成就为这个词正名。西楚霸王项羽,有单手举千斤鼎之气力,破釜沉舟之胆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骁勇。

  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刚愎自用,自恃武力最终落得个垓下自刎的下场。成吉思汗也不过是一介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莽夫,但他忍得了丧父之苦,忍得了妻离子散之痛,忍得了溃军之耻,忍得了十余年的流亡。正是这些坚韧让成吉思汗不同于楚霸王项羽一样的莽夫,让成吉思汗走向戎马辉煌,成为强者。

  读完全书,你会沉醉于草原霸王打下的半壁江山,钦佩铁木真血性男儿的英雄气概,更折服于他在黑暗中的取舍与坚韧。在困境之中,只有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地寻求光明才会苦尽甘来,迎接黑暗后黎明的曙光。

《成吉思汗》读后感5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毛泽东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暑假里,我读了《中国历代风云人物》系列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我也有了自己的感想。

  这本书为田芳芳所著,出版于中国铁道出版社,描述了成吉思汗成就帝王霸业的一生。他手握凝血而生,成长于部落互相攻伐的年代;他从小立下志向,重用四面八方前来投奔的'将领。他所向披靡,如有神助,常常能够以少胜多;他为父报仇,消灭了塔塔儿部、王汗父子、乃蛮部,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书写了一部不朽的战争传奇。

  成吉思汗幼年丧父,孤儿寡母又被泰赤乌部抛弃,成吉思汗的母亲为了不让孩了们饿死,每天采山梨、摘野果,甚至拔野菜、挖草根,日日夜夜奔走在斡难河边。幼年的经历直接影响了成吉思汗的一生。他明白,只有不断勉励自己、磨炼自己,才能更加强大!成吉思汗从小吃苦耐劳,胸怀大志,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双面人物”:对待亲友子女、心腹爱将的一面与对待敌人的一面。对待亲人和下属,成吉思汗总是表现出无限的包容、大度与关爱;而对待敌人,宽容与善良立刻烟消云散,与之而来的是无情和冷漠。总之,用苦难来提升自己,用挫折来磨练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

  再看看中国的奥运健儿们,哪一个没有吃过苦、遇到过挫折?他们像成吉思汗一样从不放弃,利用苦难、挫折来锻炼自己,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雄鹰展翅,叱咤风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烈日像一团烈火在空中燃烧,大地上热浪滚滚,一只黑羽金眼的雄鹰在空中飞翔着,它那矫健轻捷的身影,时而穿过云层,如箭般向天的尽头飞去,时而伫立云层之上,向下俯视着人间万物,想以那硕大无比的羽翼,拥抱整个大地……

《成吉思汗》读后感6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认真阅读了《成吉思汗和鹰》这篇课文。读完后,我不禁为文中那只为了救主人而被主人射死的鹰感到惋惜;为成吉思汗冲动的做法感到遗憾。

  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这样一件事:口渴的成吉思汗想喝水,却被他的鹰四次撞翻了杯子,他射死了鹰,却发现鹰是为了救他而这样做的,成吉思汗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整篇文章语言朴实、耐人寻味,令我深思,使我深有感触,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是啊,如果成吉思汗不那么冲动,不那么鲁莽,而是先想一想,平时那么听话,那么忠诚的鹰,为什么突然变得不听命令了,然后去看个究竟,他的鹰就不会死,他就不会这么懊悔,他现在可能正骑着马和鹰一起打猎呢!“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既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也体现出了成吉思汗对自己这种做法的后悔,体现出了成吉思汗对这只鹰的.感激之情。

  在发怒的时候做不应该做的事,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写作文,妹妹跑了过来,她抓起作文,一不小心,作文撕了。我气急败坏,急忙把作文抢回来,手中的笔随着我的动作,把妹妹的手划伤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顿时口子鲜血直流,妹妹哇哇大哭……我后悔极了:后悔自己不该这么小题大做,不就是一篇作文嘛,撕了可以再写,可妹妹手上的伤,却再也抹不掉了……

  读完《成吉思汗和鹰》后,我掩卷沉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会犯错误,何况是我们呢?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能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因为人在发怒时是最不理智的。

《成吉思汗》读后感7

  这部有点不同的成吉思汗传记,是一部创业启示录,它剖析本星球最强创业男炼成大法,以及人类最大帝国扩张力学。本书拂去历史尘埃,让读者见识一个似曾相识、又如此不同的成吉思汗:一个史上被非议最多、背负“杀人魔头”恶名的征服者,也是800年来迷倒无数政商大鳄、各界精英的“雄性领袖”;一个运筹帷幄、令对手闻风丧胆的天才谋略家兼执行大师,也是勤于自我砥砺、精于自我管理的创业者;一个追击仇敌直到天涯海角永不放弃的'狠角色,也是胸怀博大、性格细腻如女性、让表扬和感恩成为收心王道的团队领袖;一个从一无所有起步、将过期人际关系盘活为创业资本的资源经营大师,也是为基业传承问题忧心如焚的家族企业管理者;一个有500佳丽相伴的大情种,也是节制欲望的理性人……成吉思汗创业、蒙古公司扩张的故事,也是一本关于创业力、执行力、扩张力、老板学、市场营销、国际化、家族企业问题的百科全书。本书作者追溯波斯、蒙古、中亚、欧洲、中国源头史料,酝酿五年,始成此书,探究成吉思汗鲜为人知的精神世界,揭示成吉思汗之于现代人的意义。本书每一个字无不源自对真实历史的理解和解读。

  本书拂去历史尘埃,让读者见识一个似曾相识、又如此不同的成吉思汗:一个史上被非议最多、背负“杀人魔头”恶名的征服者,也是800年来迷倒无数政商大鳄、各界精英的“雄性领袖”?一个运筹帷幄、令对手闻风丧胆的天才谋略家兼执行大师,也是勤于自我砥砺、精于自我管理的创业者;一个追击仇敌直到天涯海角永不放弃的狠角色,也是胸怀博大、性格细腻如女性、让表扬和感恩成为收心王道的团队领袖;一个从一无所有起步、将过期人际关系盘活为创业资本的资源经营大师,也是为基业传承问题忧心如焚的家族企业管理者;一个有500佳丽相伴的大情种,也是节制欲望的理性人……

  看完这本书,被作者的许多观点所吸引,比如他认为“成吉思汗自小是个胆小,缺乏安全感的人”、“成吉思汗是个具有强烈女性气质的蒙古领袖”……内容很新颖,值得细细研究....

《成吉思汗》读后感8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是经历了正常人无法经历和扛起的重任。 ——题记

  最近一直在看《成吉思汗》,那本承载着中国辉煌的历史源头和残酷的征战历史。成吉思汗,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改变了中国、亚洲甚至欧洲的历史。

  风轻轻的从耳边吹过,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草原上始终是硝烟弥漫的战场,部落之间的纷争在你之前始终没有停歇过,而你的出生似乎是上天早已安排的,从战争中降生,再在战争中死去……

  1、艰苦的少年

  辽阔的草原上,奔跑着白云般的牛羊,一个又一个聚集在一起的蒙古包,我看见你骑着马挥舞着长鞭,飞快的向前方跑去。而你的前方却是一个孤零零的只有几根栅栏,几匹银合马的地方——你的家!不知是谁,那个穿着蓝色衣服,长发上包着两块青色的`花布的妇女喊了一声“吃饭了。”那双眼睛,有着灵灵的水光,我猜那就是你的母亲,岁月早已带走了她的容貌,留下的只有艰辛的皱纹。话音刚落,你和你的弟弟妹妹都赶过去,而桌上摆着的仅仅是那让人不忍心看的寒酸到极致的一点野菜,几条小鱼,唯一一点荤腥竟是土拨鼠!你们一家人是怎样生存的!

  我知道你父亲死后,恶毒的塔里忽台挑唆部众,部众离散,而你也从黄金家族的后代沦为了一个连奴隶都不如的地位。这苦,这痛,却落在了你一个未满十三岁的少年身上,你稚嫩的肩膀能扛得住吗?

  我懂得了坚强,自立。

  2、威严的可汗

  草原上还弥漫着战火的硝烟,眼前几个士兵还在收拾着战后的残局,一匹匹马飞速的向这里奔来,远远望去,大批的百姓还在逃脱与俘虏中,你的叔叔正在指挥疯狂的掠夺,妇人的哭声、孩子的抵抗、抢夺者的奸笑,在落日的余晖中又刷了一层凄惨。你在马上看见,旁边一个少女正在拼命的逃跑,一伙士兵抓着他,她拼命反抗,而她正是当年陪伴你在羊毛堆里避难的合答安。面对你的叔叔和恩人,我原以为你会对叔叔宽容,并从俘虏中找一个人给他,可你没有,没想到你自己下令捉拿了你叔叔,而放了合答安。仿佛在你眼里,任何人犯罪都是平等的,无论是你的亲人还是百姓。

  我看见了你在黑暗的封建制度中打破枷锁,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信服你,拥戴你的原因之一。

  我懂得了,平等,尊重。

  3、最后的胜利

  年复一年,时光不断飞转着,草原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你也从战火中成长起来。你已经四十多岁了,可是依旧给我严肃的感觉。塔塔儿之战马上就要打响了,这一仗不仅关系到你的诺言甚至全蒙古的命运。从九岁那年一直到现在,你从没有忘记过。多少日子的煎熬啊!我看见,你消灭塔塔儿人的那个晚上,蒙古部里拉着马头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片欢歌载舞,人人把酒欢歌,一声声“呼瑞,呼瑞”响彻云霄。而我第一次看见你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孩童般天真的笑脸,然而你的两鬓早已斑白。

  我明白,你一直在等着这一刻。几十年的坚守终于迎来了这场胜利,你扛起了自己身上的重担,像一只雄鹰,勇敢的向前飞去……

  我懂得了,执着,坚定。

  书一页一页的翻着,你生活的点点滴滴渗透在我的心里。岁月和征战终究是把你从一个稚嫩少年变成了今天的一代天骄。这也使我更加懂得:伟大的人往往要经受过比别人更加残酷的挑战。

《成吉思汗》读后感9

  读了《成吉思汗和鹰》这篇课文后,我不仅为文中舍身救主的鹰感到惋惜;也为成吉思汗冲动的行为感到遗憾。

  《成吉思汗和鹰》的故事情节曲折,耐人寻味,使我很有感触,尤其是成吉思汗说出的一句教训:“永远不要再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如果成吉思汗不气急败坏,不冲动,不发怒,冷静地想一想,平日里那么忠诚于主人的宠鹰,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地撞翻他的水杯,然后再去探个究竟,他的宠鹰就不会惨死于主人之手,他也不会懊悔不已,深感亏欠。也许他还能在今后的日子里骑着马,架着宠鹰兴致勃勃地打猎呢!“永远不要再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既体现出成吉思汗犯错后的悔恨之情,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

  我也有过一怒之下做错事情的经历: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埋头写作业,四岁的弟弟不懂事,抓起我的本子就撕,我一气之下,用力把作业本从弟弟手中抢过来,手中的铅笔竟然无意中划破了弟弟的小手,长长的口子渗出一滴滴鲜血,弟弟哇哇地大哭了起来……我后悔极了:永远不要再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读了《成吉思汗和鹰》这篇课文,让我懂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愤怒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伤害了自己,同时也伤害了别人。请记住:永远不要再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否则,会受到冲动的惩罚。

《成吉思汗》读后感10

  任何人的成功必有条件,成吉思汗的成功条件是我们无法复制的。

  第一,成吉思汗崛起时,正是蒙古草原各部、中原王朝和西亚各国处于没落之时,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他抗衡。

  第二,成吉思汗的成功更多要归功于他有一支所向无敌的蒙古兵团,这支蒙古兵团有着显著的机动性,使得他们对千里奔袭、闪电战等一系列快速作战方式驾轻就熟。在那个时代,天下战争,唯快不败。注意,成吉思汗兵团只有在游牧民族中才能产生,所以很多民族无法复制。

  第三,成吉思汗个人的素质。

  谈到成吉思汗,第一个让人想到的就是用兵如神。的确,成吉思汗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有百余次,吃过的败仗不超过三次,这让很多军事家惊羡万分。然而,成吉思汗的用兵是天赋,天赋是学不来的。他能在混乱的战场上,一眼就看到敌人的弱点,这种技巧,没有几人能学得来。

  对忠诚特别看重,是成吉思汗个人素质中的一大特点。只要他认可你的忠诚,就会委之以重任。

  自我控制,也是成吉思汗难能可贵的素质之一,这是很多人都缺少的素质。他见丘处机大为失望时,却没有表现出来,这就是自我控制。

  对敌人冷酷无情,或者说,恩怨分明,应该是我们向成吉思汗学习的又一个素质。一个有原则的`人才能做出事业来,老好人永无出头之日。

  当然,成吉思汗的成功密码中也有不可取的地方。很多人都把成吉思汗的组织能力当成圣经,其实,我们前面早已说过,“十进制”的组织方式是落后的,现代管理学认为,一个人管理的极限是4—5人,而不是10人。所以,要学成吉思汗的组织能力,不如随便找本现代管理学书籍来看,比他要高明一百倍。

  自成吉思汗死后的几百年里,深受其害的各路人马,欧洲人、俄罗斯人都对他口诛笔伐,用他们的思想把他塑造成一个冷酷无情的屠夫。这对成吉思汗是不公平的,至少没有辩证地看问题。世界征服者名单中,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哪个不是杀人千万,血流成河,这是历史的局限,也不必单单揪着成吉思汗不放。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重新塑造了世界,在此之前,你很难想象,从亚洲腹地到欧洲,会有一条人走的路。

  他不仅是蒙古民族的英雄,而且还是人类的英雄,纵然不去狂热崇拜,也要理性地正视他。因为他是人类的巅峰状态!

《成吉思汗》读后感11

  我读了《成吉思汗和鹰》后,我想对成吉思汗说:“你当时虽然很生气,但你可以不去杀了

  你最爱的鹰啊,所以你以后因该在冷静的情况下去处理事情,不要在急躁的情况下去处理事情。”

  我还想对老鹰说:“你本来可以自己飞回家中,不去找你的主人,那你的主人也就会死去了。

  而你却不是这样做的,你却去找你主人后,明知道你的主人已经很生气了,而你还不管一

  切后果,去扑掉你主人的灭顶之灾。你的主人是君主,那你就是鹰王。”

  我觉得成吉思汗是应该得到这次教训的,因为人们一生每得到一次错误,就会向终点迈向一步。如果错误的对待错误则会向起点迈向一步,而成吉思汗虽然犯了错误;但他没有错误的对待错误;而是正确的对待错误所以老鹰没有白白的死去。

  因此我要在现实生活中都要友善的去对待每一个人;所以我的朋友才那么多。

  鹰死了,它不会再次复活,想想以前在宠鹰陪伴下的幸福生活,成吉思汗,这个有模有样的男子汉哭了,带着泪水回到了营帐…

  他吩咐手下找了一个技术高超的雕塑师,给他重金让他雕塑一只与他的宠鹰相似的鹰,朋友们得知事情的真相,都替鹰感到惋惜。可是,死去的不会复生,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成吉思汗把死鹰紧紧地抱在怀里,仔细的擦拭着鹰身上的血迹,沉浸在痛苦之中。

  鹰刻好了,成吉思汗把它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只要一看到它,就心中隐隐作痛,就会想起那次教训。人们一看到它,就仿佛一个黑色的灵魂时常在他们上空翱翔,就会想起那只奋不顾身,勇救主人的勇敢鹰。

  一只动物,它都能时刻想着主人,在它心中也有感恩二字,它把主人当成它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它懂得回报,它懂得感恩…

  比比老鹰,看看我们,这份忠诚,我们人类,恐怕也很难做到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成吉思汗和鹰》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成吉思汗是一个冲动的人,他竟很残忍的射死了自己多年宠爱的鹰。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述一下这篇文章吧!成吉思汗被誉为强者之王,战神,人类之王,一生打了60多次仗,有一天,成吉思汗在山中打猎,突然和队友走散了,当时天气很热,成吉思汗口渴的厉害,过了一会他终于看见了一个泉眼,于是就从猎袋里拿出小杯子。可是成吉思汗连续接了四次水都被自己宠爱的鹰打翻了。他非常生气,于是就残忍的射死了自己宠爱的.鹰,最后发现泉水中有一条剧毒死蛇,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

  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够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还有高尔基说:“最大的羞愧和苦恼,就是当你不能很好地捍卫你所喜爱并为之而生存的一切的时候。”这篇文章打动了我,这只鹰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护主人,这种精神让我十分钦佩,可是成吉思汗却杀了它,这太可惜了,这只鹰真可怜,不过我想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去面对一些错误,犯了错误就要勇于担当起责任,只要认真,冷静地去看待他们,我们就会感到快乐!

  我们都领略到了成吉思汗的那句话,“人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成吉思汗》读后感12

  请让我为你介绍我在暑假里读的一本书———《成吉思汗》,它主要讲述了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历史。读了这本书,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成吉思汗是被遗弃在草原上的孤儿,与狼为伍。他四次差点被饿死,三次被追杀亡命逃跑,两次全军覆没,三次遭受众叛亲离。他9岁丧父,惨遭部众抛弃,从贵族之家坠入死亡的深渊;13岁被泰赤乌尔人生擒,沦为玩物,被侮辱、践踏是家常便饭;他几年的积蓄曾毁于一旦,祸不单行,他的弟弟也遭到了袭杀;四十一岁时,早已统一蒙古部落的他再次溃败,几万大军战死沙场,血流成河,只剩下十九人追随左右。成吉思汗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他的'命运坎坷曲折。

  然而,他用自己的肩膀顶住了这一次接一次磨难,在绝境中爆发出顽强的意志力,他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使他每次都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以更强大的力量卷土重来,东山再起!成吉思汗的一生通过不断的浴血奋战,带领着极少的蒙古人,与他收服的女真人、契丹人、金人、宋人横扫欧洲大陆,创建了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庞大帝国————蒙古帝国,极盛时期的蒙古帝国占据了半个世界,将四千多个国家七百二十个民族收入囊中。

  “体力坚强,只能占用独夫;意志坚强,才能战胜万众。

  阅读本书后,我明白了:只有拥有强大的意志力,才能拥有强大的力量去改写命运。成吉思汗凭借着意志力一次次死里逃生,重振雄风。我不禁试问自己,你有这样的意志力吗?不,没有!曾经口口声声说减肥,却在吃饭时大口朵頣,自我安慰:“吃饱了才有力气去运动”。曾经保证每天只看15分钟的手机,只坚持一两天就忍不住多玩了,还找借口预支明天玩手机的时间…

  读了《成吉思汗》,我的感触很深,我明白了拥有顽强意志力的重要性,我希望我们都拥有强大的意志力,做更强大的自己。

《成吉思汗》读后感13

  在草木枯槁,大地封冻,寒气袭人的日子里,接到路先生的大作《成吉思汗》,真是喜出望外,格外高兴,心里暖融融的。拜读后浮想联翩,感触颇多,不禁欣然提笔,聊表感激之情,也算作读后感吧。

  蒙古文学史上,英雄史诗有着悠久传统,在诗苑中散发着醉人芳香的一朵奇葩,是蒙古民族喜闻乐见的体裁,有其独特魅力。《格萨尔》、《江格尔》、《蒙古秘史》,世称蒙古文学史上三大高峰著作。其中前二本本身就是民间创作的英雄史诗,至于《蒙古秘史》“本身是一连串史诗体裁的故事,是为了记载成吉思汗家族的遗训和事迹而写成的”。(1)关于《格萨尔》、《江格尔》二本民间英雄史诗暂且不论,就《蒙古秘史》与路先生的长篇英雄史诗进行相对比较。饶有兴趣,我认为,路力庚先生的长篇英雄史诗《成吉思汗》应成为当代蒙古文学史上的一个阶段性的标志作品。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路先生是诗人,而我研究蒙古哲学史,因而作出这么高的评价,也许没有资格,说了外行话。但是,路先生以诗讴歌英雄成吉思汗,而我从哲学角度研究成吉思汗,因此我与路先生还有些缘分,可以说志同道合的忘年之友。况且,哲学依托于诗而得到广泛传播,而诗又凭借着哲学而得到提升,二者历来有着不解之缘。多年研究《蒙古秘史》和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的思路和感觉,总觉得这个评价有点根据和理由,不妨大略分析几条。

  一、路先生这本《成吉思汗》体现了英雄史诗的基本特征。文学作品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内容,同时采用什么体裁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和体裁的统一是作品成功的标志。《蒙古秘史》写于1240年,此后撰写成吉思汗的体裁基本上是史记、评传、大传、新传、传记文学、长篇历史小说、章回小说等。期间蒙古民族中出现过众多的诗人,都没有回到这一世界性的题材。只有一些零散的、片断的诗涉及成吉思汗,史诗基本上断绝。其中有社会的客观原因,但是英雄史诗的写作需要长时间的构思,(据说路先生用了八年),需要深厚的创作功底,需要翔实的史料,博学多识和丰富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和艺术的结合上把握的难度太大。路先生的“浩气磅礴唱大风”的长篇英雄史诗,在蒙古文学史上突破了以往僵化的框框,死板的体裁,恢复了英雄史诗的体裁,完全用诗韵的形式描写了13世纪的时代风云和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填补历史空白,弥补了人们多年来渴盼的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作者不畏跋涉之苦,万里取材,将精彩史实融入创作之中,放宽了历史视野,提供了广阔的维度,使史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彰显出特意的光彩,上升到新的境界。况且,成吉思汗的一生就像一部英雄史诗,他不仅在蒙古族历史、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开创业绩,张扬个性,突出智慧,发挥才干等方面大放异彩。令人神往,摧人歌颂。这篇作品的闻世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贯彻“双百”方针的生动体现,是发展繁荣文学创作,拓展文学新思路的迫切需要。

  作为英雄史诗必须以“史”为基础,以英雄为主人,以抒情为基调,同时要有蕴含深刻的哲理。这样“史”“情”和“理”三位一体,集中地反映英雄本色,构成英雄史诗的基本要素。路先生的著作体现了这个构思的特征。以编年体例,描绘时代澎湃潮流,叙述历史生动事实,吟咏传奇阅历,同时把自己对民族的炽烈热爱的感情,对成吉思汗敬仰之信念,对英雄人物命运的关注,并把哲理参透在诗的字里行间,把诗情和哲理溶融在一起,达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表明作者颇费匠心,文思巧妙,把这些都抒注于笔端,掀开了惊天动地的历史画卷。这是大气磅礴充满青春活力的诗篇,表现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这是该作品的最精彩夺人的地方,也是作为史诗固有特点的继承和发挥。

  二 、英雄史诗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体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时势造英雄,英雄改变时势。成吉思汗在征服中成为胜利的英雄,不是偶然的,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社会根源。路先生开宗明义的指出,“公元13世纪是史书应该大书特书的世纪”。史称13世纪是“蒙古人时代”。人类历史的漫长岁月里,用一个民族的名字命名一个时代,虽然毁誉不一,但这是旷古绝今的,而蒙古人的杰出代表只能是成吉思汗。因此,成吉思汗成为“一代天骄”是名副其实的。“大书特书”13世纪的根本原因在于成吉思汗,归功于成吉思汗。蒙古历史的最核心人物,最耀眼明星是成吉思汗。蒙古历史的三大-史料,又称蒙古史上三大高峰著作,即《蒙古秘史》、《史集》、《世界征服者史》的中心内容就是成吉思汗及其黄金家族的丰功伟绩。我认为,成吉思汗是征服中的胜利者,事业上的成功者。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多的征服者,其实失败者较多,胜利者,真正的成功者凤毛麟角。

  但是成吉思汗与众不同。其一,他是在险恶困苦的环境中生活,残酷无情的斗争中奋起,艰苦卓绝的征战中走向胜利的,其二、成吉思汗不是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征服,而是崛起于蒙古高原,马踏亚洲,挥戈欧洲,走向世界,开创了整个世界的新格局,并在胜利后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理智而合理地解决了“种种矛盾”和一系列问题,巩固了胜利,“安邦定国”,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整个民族的'历史得以延续,并成为“权利之无限为世上诸王之冠”(2)其三、历史上的许多征服者,有的时过境迁,昙花一现;有的身败名裂,成为失败的英雄。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一直是举世瞩目的,成为文人墨客创作的题材,帝王将相评论的历史人物,学者专家研究的对象。其四、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受时间的考验,他的传奇人生和历史功勋,给世人留下难以忘怀的,至今还有着令人深悟,感人启迪的精神财富。

  路先生的长篇英雄史诗《成吉思汗》创作的背景、思路和内容与《蒙古秘史》是一脉相承的,这就增加了“史”的可信力度和渲染的广度。同时作者还参考并借鉴了别的史书及科研的前沿信息,对史料做了去粗存精,剔疵存珍的加工制作,这不仅丰富了历史资料,也找到了因果关系,能自圆其说,从而在史料的提炼中对英雄人物的描绘更为形神兼备,个性准确鲜明,特征全面丰满。这里仅举个例子。蒙克力儿子通天巫在成吉思汗兄弟之间挑拨离间,企图篡权。《蒙古秘史》讲了此事,别的史书也讲了原因 ,但路先生特意指出,大封功臣时“通天巫独独未罢,连个千户也未弄到”.由此“暗地将牙狠咬”,“激起通天巫七兄弟的怨恨”。这符合历实事实,因而很有说服力。

  作者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虚构了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这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这样做宏观上忠实于历史,而微观上表现艺术性,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展现成吉思汗波澜壮阔的人生和所向披靡的征战经历。作品通过有关情节的绘声绘色的描写,抒发激情,昭示了成吉思汗内心世界及独特的性格,有表现了他的赫赫战功和超人的智慧。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当然,作品中也有些与史实不符的地方,这瑕不掩瑜,无关宏旨。

  在《蒙古秘史》中这样描写当时的历史状况和景象:

  “星光照耀的天空旋转,

  诸国造反,

  寝不安席,

  相互抢夺劫掠,

  ........

  路先生的著作中这样描绘的:

  “血与火的时代呦,

  乃是征伐与开拓的组合!

  ........

  杀伐便是一代代的信念,

  抢掠便是一辈辈的经过,

  纷乱困顿的草原啊,

  带着多少苦难,多少灾祸!

  ........”。

  这二段富有哲理的诗句,在描写战乱、灾祸、挞伐、掠夺方面是一致的。但路先生的著作与前者有明显的不同。一是,高度概括成:“血与火”“征伐与开拓的组合”的时代。以往强调了“血与火”中的“征伐”,而忽略了“开拓”。而路先生强调两者的统一,说成是“组合”,“组合”就是统一。13世纪是大变动、大动荡、大“组合”的时代。结束群雄争霸局面,走向统一的任务历史地摆在面前,成吉思汗不辱使命,完成了“组合”的任务。在当时只有“征伐”的手段,在“火”中冲出一条统一的“血”路来,才能达到“组合”的目的。“征伐”是“组合”的手段和过程,而“组合”是“征伐”的目的和任务。成吉思汗子孙三代统一了蒙古高原,统一了中国,统一了亚欧大陆,创建了蒙古大帝国。这是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人在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空前奇迹,也是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二是,成吉思汗的统一是伴随着“开拓”而现实的,这是一个显著特点。“开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开放。成吉思汗不仅在版图疆域上“开拓”,更为重要是在改变人们的观念,扩大视野,打开文化交流,商贸活动的通道,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交流。“四海归一。去糟糠而取其精,并在实际中应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是,不仅使蒙古文化接触到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以及欧洲文化,积极吸收和包容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蒙古文化遇到空前的生存挑战,而且也得到了发展的机遇,促进蓬勃发展,掀起蒙古旋风,游牧民族走向了文明。就其成就,“洵不愧为现代世界文明之桥梁,中华国族文化之基石也”。(3)同时开创了“第一个世界体系”,(4)成为“缔造全球化第一人”,(5)走向统一、走向开放、走向文明,这个“三个走向”整体上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后来的社会发展,基本上没有离开这“三个”走向的基本趋势。这就是13世纪蒙古人给人类提供的蒙古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成吉思汗在征伐的胜利中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数百年来,世界各地的、各民族的人们经常回顾的竞相研究他的根本原因和魅力所在。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做出很多贡献,但是唯有指明社会发展规律的作为和业绩才是伟大而永久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思考它,遵循它,更加突出地彰现它的重大现实意义。

  三 、作为英雄史诗,其第一要义必须描写英雄。《蒙古秘史》是蒙古族第一部书面著作,其核心人物是盖世无双的英雄成吉思汗。路先生在创作中选择了成吉思汗这样的国际级的大题材,符合蒙古文学史上撰写英雄史诗的传统内容和体裁。著作中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描写千古风流人物成吉思汗成长的艰难经历和创造奇迹的智慧,把英雄史诗写成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所向无敌,纵横捭阖,豪放无羁,“斩棘披荆矢志不渝”的群体的奋斗史。所谓“群体的奋斗史”就是书中容纳了众多的,各方面的各种角色的人物,特别着力描写了哈撒儿、别力古台二人。成吉思汗自己说:“有哈撒儿之射,别勒古台之勇,此我之所以取天下也”。(6)这符合历史事实,较为准确地反映了蒙古民族的整体形象,避免了个-人-崇-拜的倾向。

  作者以其自树一帜的史诗架构,以独步文坛的文学语境,秒写了他们的生活和战斗。广袤的莽莽草原是他们世代生活的家园,“炊烟袅袅的毡包”是他们成长的摇篮,“硬弓利刀”是他们书写人生的笔,占领地域疆土是纪录他们历史的长卷,骏马的嘶鸣是他们凯旋的赞歌,悠扬奔放的长调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这是一篇军威浩荡,大浪淘沙的胜利者的赞歌,是一篇名扬四海业绩辉煌的成功者的颂诗,是一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史诗经典。

  路先生的诗描写了成吉思汗“三个走向”的戎马生涯。用优美生动、神奇浪漫的笔调,运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形象地展示了他的性格、品质、思想以及超人的智慧和魅力。书中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了威武雄壮的战争场面,再现了诗情画意的游牧生活,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生活特点和质朴浓郁的草原风情。这方面的例子俯拾即是,美不胜收。

  特别值得赞赏的是,路先生善于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柔合在一起,生动形象的诗中闪耀着哲理闪光,诗句显得生动、深沉、含蓄、睿智。例如,谈到社会变化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认为“唯一的答案,便是——弱肉强食,这一条不可改变的道理”。这个理“不可改变”就意味着历史从来都是强者的历史,从来都是成者王败者寇。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唯一的”,这是理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面,这就是历史从来都是客观的、公正的,从来都没有永恒的胜利者。“弱”和“强”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关键在于实力、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弱”和“强”是可以转化的。作者指明,“谁若强悍,兵雄马壮,谁就能”当“汗”。实力、力量在生活中锤炼,在团结中形成,在斗争中炫示,在火与血中绽放。作者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这个转化的条件和过程。成吉思汗在解决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精心组织力量,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大胆创造大展宏图的机会。凭借坚毅刚强的个性,骁勇善战的精神,令人神往的魅力,由弱变强,由小到大,以少胜多,创造了人间奇迹,成为最成功的征服者,这是活生生的胜利者的辩证法,就是向世人启示的生存智慧,也是研究和歌颂成吉思汗的现实意义所在。

  在这里既有广大群众活动的举动,又有个人创造性的壮举;既有宏伟壮阔的历史真实感,又有跌岩起伏,环环衔接的情节;既有物质力量的较量格斗,又有人心向背的比较,精神境界的媲美;既有喜怒哀乐的感情抒发,又有令人省悟的深邃哲理。《成吉思汗》是一篇由弱者战胜强者的洋溢着蓬勃生机,孕育着创造精神的诗篇。把咏史、抒情、哲理结合起来,这是路先生大作的特色,也是成功的地方。

《成吉思汗》读后感14

  错误可能是再一次错的开始,错误也可能是成功之母,只看你如何对待。正确地面对错误是最正确的选择。

  《成吉思汗和鹰》这一文写了成吉思汗去打猎,在中途与朋友走散,在两山之间的峡谷中发现了一眼清泉。天气炎热,成吉思汗去接水,他的猎鹰在空中发现泉水有毒,再三阻拦他喝下去,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地杀死了鹰,最后当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十分懊悔。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次错误。

  在文中,成吉思汗杀死鹰以后,在山坡上看到水中有一条剧毒死蛇。他才明白,忠实的鹰用自己的血肉和行动一直在保护主人,现在他只得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悔恨。他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他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错误。他得到了结论:永远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处理事情。

  这篇短文让我想起之前的一件事。上周五我回来晚了,刚到家里便马不停蹄的.写作业,桌子上摆着文具,其中就有我心爱的钢笔。我的胳膊不小心碰了一下钢笔,钢笔就滚到了桌子边上。突然,妹妹跑了进来,无意间碰到了桌子。桌子摇了起来,钢笔瞬间滚到了地上。“啪!”一声脆响。我不顾一切地跳过去,捡起了笔,只见笔尖裂开了,歪向了一边。我冲着妹妹大声吼了起来。接着用力把妹妹推到了一边,妹妹用莫名其妙的目光看着我。“哇”的一声哭了,爬起来,跑出去找妈妈去了。我后悔极了。

  正如成吉思汗悟到的教训一样,不要在发火的时候处理事情。错误往往在一气之下与恼怒的时候出现的。这样的错误一般都是让人终懊悔。

《成吉思汗》读后感15

  读完这本书,我十分佩服成吉思汗。

  首先,他很勇敢。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勇敢地面对现实,不退缩,不气馁,永远勇往直前。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有磕磕绊绊,我们要像他那样,勇敢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胜不骄,败不馁,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小勇士。

  其次,他有远大的志向,并且为了自己的理想,一生不息。人生没有理想,生活就会变得迷惘,就会缺乏动力。我们要像他那样,给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从现在开始更加努力地好好学习,为将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努力奋斗。

  另外,他心胸宽广,与人为善。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心甘情愿地帮助他,辅佐他。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也应学习他这种宽广的胸怀,相互之间团结友爱,不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即使有人偶尔犯了错误,只要他真心悔改,那么就原谅他。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成吉思汗不仅是蒙古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传奇人物。他身上许许多多的优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他将永垂不朽,千秋万代!

  这个星期我很幸运的借到了《成吉思汗》这本书。说出来才是一个爱国家爱家庭、爱妻子、爱儿女的,品格高尚的人。

  成吉思汗的祖先是一个叫巴塔赤罕的人。传说此人在亚洲的北部的群山当中有一座叫额尔吉涅。昆的山,有一天,一条苍青色的神狼从这座山中走了出来,遇到了他未来的同伴——野鹿。很快,便生下了儿子,巴塔赤罕,也就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祖先。

  成吉思汗原名叫铁木真。铁木真天生聪颖,在父亲的教导下,刚满五岁就学会了骑马和射箭,他从小就立下誓言:我要做最好的骑士和最好的射手。

  很快,成吉思汗九岁了,蒙古的青年订婚是很早的,于是,结木真的父亲何额伦夫人商量后,决定把铁木真嫁到何额伦娘家翁吉刺部下属的戴勒忽讷兀喝部去为铁木真求亲。

  第二天铁木真的父亲去正式向德薛禅为子求亲,在路上遇到了塔塔儿部摆设酒席,仅管蒙古族塔塔儿部是世仇,但草原见席下马的规律,谁也不能破。也速该作为一个部族首领,自然要遵守的,在宴席上塔塔儿不认出了也速该,就热情的邀请了他入席。也速该按照习俗入席饮酒食肉,不料,阴险的塔塔尔部暗将慢性毒药放在食物中,又在送行酒中下了剧毒。也速该不明就里,吃肉吃酒,也是在劫难逃了。

  铁木真的母亲养育了前面真的四个兄弟,告诉了他们做人的道理,也告诉了他们一定要报仇雪恨。铁木真都深深记在了心里。

  铁木真和孛儿帖结婚了以后,铁木真为了壮大势力,连续依附了几个地盘。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木真的势力也变得逐渐强大起来,他开始围攻周围的几个地方,周围的大部分国家都归降了,包括和他家有着世仇的塔塔儿部、金国等也被成吉思汗打得不堪一击。

  成吉思汗,到了晚年,仍不忘公的更远的地方的国家,知道1227年8月18日,他才结束了,他一生的战斗,终年65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个圣明的君主,这个奖罚分明的帝王,却带着那无尽的梦想离开了人世。

  从小,我就崇拜英雄人物。不久前,又读了一本详细介绍成吉思汗生平的书,使我对他又有了新的了解,尤其是他的人品,更让我敬佩。

  蒙力克是铁木真(成吉思汗原名)的保护者。铁木真立地成汗后,向他许下了“犯九罪而不诛”的诺言。他没有食言——直到后来蒙力克诸子杀其十几个使臣,欧打其弟别勒古台时,才将蒙力克的第七个儿子,犯下滔大罪的通天巫阔阔出折腰处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成吉思汗有很好的`自控力和宽宏大量,可汗肚里能撑船。他的精神是一般人不可比及的,他真是“一代天骄”!

  读完那段文字,我想:我们同学们的克制力比起成吉思汗可真是差远了。我们会为了蝇头小利争吵不停;我们会为了“三八线”挥动刀戈;我们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有的同学甚至染上了爱打小报告的“嗜好”……

  成吉思汗的品德,他的宽容的故事,真该纳入语文课本,让21世纪的独生子女们好好学学!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帝国的缔造者,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与他的宽容是分不开的。

  被他宽容的人会为他战死沙场,效犬马之劳。试想,如果他没有宽恕那些俘虏,可能建立起辉煌的“马背上的帝国”吗?不仅是成吉思汗,古今中外所有称霸一时的人,不都有宽容大度的精神吗?

  我们要学习成吉思汗那高尚的精神————他将永垂不朽,丹心照汗青!

【《成吉思汗》读后感】相关文章:

成吉思汗的读后感 《成吉思汗》读后感01-29

成吉思汗的经典语录02-05

成吉思汗读后感01-30

读成吉思汗有感01-28

《成吉思汗》读后感(精选25篇)08-14

《成吉思汗》读后感13篇01-03

成吉思汗英雄事迹(通用10篇)04-03

读成吉思汗有感10篇01-28

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03-05

瓢读后感英文读后感优秀飘读后感英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