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读后感

时间:2024-04-29 16:33: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集合)彼得潘读后感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彼得潘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集合)彼得潘读后感3篇

彼得潘读后感1

  从前有一个地方,每个孩子都能飞翔到达,惟有大人找不到它;有一种真实,每个生命都慢慢变老,惟有彼得·潘永远不长大!

  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小飞侠来自孩子们梦境中的国度“梦幻岛”,一天夜里,彼得·潘飞进达林先生家,把温迪、约翰和迈克尔带到了“梦幻岛”。那里有动物、美人鱼、仙子、海盗……孩子们在那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回到家中的孩子们渐渐长大,成了大人。一个春天的夜晚,那个长着一口乳牙的彼得·潘又飞回来了。热忠于冒险的小飞侠彼得·潘、凶恶的铁钩船长、可爱的小仙女丁零小铃儿、温迪、约翰、迈克尔和丢失的孩子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个含有神奇色彩的故事,让我们身临其境,好像真的来到“梦幻岛”上,遇见了书中活泼可爱的人物。按理来说现在的我们看这种书好像很矫情,但是面对的压力和复杂的社会、人心。如果在现实中我们永远停留在童年的时光,而且能像小飞侠彼得·潘一样学会飞那该多好!勇敢无畏的彼得潘和凶狠狡诈的海盗头子铁钩船长进行殊死搏斗的那段情景惊险刺激真是耐人回味、发人深思。真不愧是百年经典!

  在这之前,我一直不相信神仙之说。但看完了这本书才让我认识到——相信有就会发生。

  彼得·潘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永远也长不大。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我是嫉妒他的。虽然我的童年很快乐,很纯粹很透明有父母爱,有哥哥疼,我想我是个在幸福里长大的孩子。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时光可以留在我的童年,可是我还是在明媚的阳光中,在父母的疼爱中,在寂寞的风中悄悄地长大了。我心中流过的色彩不再像是童年那种纯粹的明黄或者暗蓝,代表纯粹的开心或者哀伤。长大以后,成千上万的色彩从我的心里流过,我以为它们会像清水流过光滑的石板一样转瞬即逝,可是它们却在我的心的表面留下了斑斑驳驳的色彩,像是一个在水里泡了几千年的铜罐的表面一样。有痛苦的微笑,也有快乐时恍恍惚惚的`忧伤。各种各样的光汇在一起是明亮的白色,可是各种各样的油彩汇在一起却是颓败的黑色。我曾经尝试着改变,可随即发现自己的能力好有限,顿时好无力彼得·潘永远呆在永无岛(neverland)上,呆在他的童年里面。而且他会飞,每个人都疼他,我应该是羡慕他的。可是我没有。我是不喜欢彼得·潘的,甚至有些时候有点恨他。因为他任性得一塌糊涂。他总是伤害爱他的人,他从来就不考虑别人心里是否难过。我不喜欢这个长不大的小怪物。可是有一天朋友对我说:彼得·潘是个落拓的孩子,他太任性了。和你很像。

  和我很像?的确,没心没肺的我们肆意的青春,好像很少去体会别人的感受,殊不知在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了别人。我们任性,当然我们也为我们的任性付出了青春的代价。但我一直觉得我总像是沿着一条划好的轨迹在滑翔,翅膀虽然张开了,可是保持着同样的姿势低空徘徊,僵硬而麻木。我知道彼得·潘是会飞的,而且飞得很好很顽皮。他时而掠过海面。时而又钻进很高很高的云里面去。“眼看迈克尔就要坠到海面上了,彼得·潘才飞快地冲下去,一把抓住他。彼得·潘这一下干得可真漂亮,但是他总是等到最后那一瞬间才去救人,而且,他好象是在故意炫耀自己的本事,而不是专门为了救人。”你看,他就是这样一个骄傲而任性的孩子,他又伤害他的朋友们了。“爱的背面是什么?”“是恨。”“不是,是遗忘。”彼得是个经常忘记别人的人,或者说他从来就没有去爱过别人。看到这的时候我又恨羡慕,羡慕他的爱得起放得下,在这个社会要这样很难,所以催生了这么多的痛苦和悲伤,也许在他的心里总是那么单纯,也许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伤害,更不用去遗忘什么,那是个长不大的童年

  在书里的小飞侠需要大家对他的爱,他可以在那些爱里面任性地撒娇,就像个在雪地上撒野的孩子,可是他却不爱别人。或者说得更悲哀一点,他不懂得怎样去爱别人。一个失去爱别人的能力的人是悲哀的。可是彼得纯粹是因为幼稚,因为他任性的自私。于是所有爱他的人都感到难过,为他伤心,包括文蒂,包括那个为他嫉妒文蒂为他去死的小仙女丁卡,包括印第安公主虎莲,包括永无岛上的孩子们,以及那些甘愿让彼得骑在自己的尾巴上玩耍的美人鱼们。也包括我,我想我也是爱他的,那个如此纯粹的孩子,纯粹让人怜爱,他让人觉得有种疼惜得爱

  小飞侠,自由,任性,甚至自私,他身上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但不可及的特点,特别是那珍贵的纯粹和那永远长不大的童年。

彼得潘读后感2

  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但是只有那个长了满嘴珍珠般的小乳牙,穿着用干树叶和树浆做的衣裳的可爱小男孩彼得·潘永远不会长大。

  他从来没有过一个生日,在他七天大的时候就从家逃了出来,为的是不愿长大成人。他从窗口逃出来,飞到了肯辛顿公园,那儿是他的乐园,他和小精灵和鸟儿是朋友。

  有一次彼得潘为了每天都能听到好听的故事,他狡诈的引诱会讲故事的温迪和他的两个弟弟飞向永无乡,那是彼得长住的地方,那个海岛像梦一样奇幻,有一帮以胡克船长为首的邪恶的海盗,红色皮肤的印第安人,还有各种凶狠的野兽,在礁湖还住着一群爱玩泡泡的人鱼,此外还有小仙子和一群被大人不小心遗失的孩子,彼得就是他们的头子,温迪成了被遗弃的孩子们的小母亲。

  在永无乡你只要没心没肺的玩就好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每天都会发生新奇惊险的事情,像是认识永无鸟,在礁湖里玩人鱼的泡泡,与印第安人进行虚拟战争,拯救被邪恶的海盗绑架了的虎莲公主,与印度安人称兄道弟,大海盗抓住了所有孩子,彼得大战海盗拯救孩子等。如果你喜欢刺激,是个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那么永无乡对于你在适合不过了。

  他们有一个通过树洞进入地下的家,大家都睡在一张大大的床上,温迪像妈妈一样细心的照顾他们:给他们做饭,缝补袜子,洗晾衣服,准时让孩子们上床睡觉,给他们讲故事,就像一个真正的母亲那样做。温迪的温柔体贴,让孩子们开始怀念自己的母亲,同时温迪在永无岛上经历的各种冒险,化解了她成长的困惑,她的渐渐明白什么是爱情、友情和亲情,渐渐明白成长的意义,温迪提议回家,在彼得的护送之下,孩子们都回了家,温迪一家团聚,幸福的抱在一起。

  彼得从窗外向里张望着,透过窗户看到的那种快乐,他却被关在了外面,永远也得不到。同时彼得的快乐也是数不清的,那是其他孩子永远得不到的。

  多年后温迪长大了,后来为人妻,为人母,彼得又把温迪的女儿带去了永无乡,于是一代复一代,小母亲不断更换,但彼得永远都是那个满口乳牙的长不大的小男孩,当然虽然彼得最后没有长大,但是在经历了和温迪的种种冒险之后他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其实已经有所成长。

  自然生长,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永远拒绝不了长大。当你长大,受世俗的影响,会慢慢丧失你的想象力,我们的身躯会变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单纯的东西会渐渐被忘却,只剩下世俗的纷扰,最后失去自由飞行的能力。永远不要长大,这是一个每个孩子都有过的梦想。每一个人,童年时候都拥有过一个彼得·潘,正如达林太太所能梦,她梦见永无乡离的很近很近,一个陌生的男孩从那里钻了出来,男孩并没有使她感到惊讶,因为她觉得她曾经在一些没有生孩子的女人脸上见过他,或许在一些做母亲的脸上,也可以看见他。可是他最终会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从你的心中淡去,就像那些回了家的被遗弃的孩子们那样,男孩们全都长大了,迈克尔凑到温迪跟前说也许根本没有彼得这样一个人吧!小说体现了成长的无奈和一种人生的必然。而彼得·潘的存在,说明人类有着周而复始、只要孩子们是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那么人类永存不灭的童年和童心,这份童心让人们心旷神怡、遐思无限,忘却成人世界的喧嚣浮华,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但是现在社会孩子们背负太多,受家长们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里期盼的影响,父母过早给孩子灌输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出现很多“虎妈”,“狼爸”,父母把自己的思想强制性灌输给自己的孩子,不接受反驳,孩子从小被父母不经过问就报报各种辅导班,课外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孩子们陷入“被安排,被支配”的恐惧中,没有时间去玩耍娱乐,干自己喜欢的事情。长此以往人性被压抑,心理会扭曲,会有各种心理问题,对以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我们所以希望的花朵,颜色是鲜艳的,孩子们要充满生机与活力,花香是芬香各异的,孩子们要有各自鲜明的性格,独立而自信的去主宰自己的人生,只有这样才会有足够的能力开拓民族未来。所以我们要保护孩子们的天性,孩童该以玩乐为主,父母无权剥夺他们的童趣,更无权为孩子们安排他们的未来。孩子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是独立的个体,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希望,家长和社会应该尊重孩童,尊重他们的人格,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在成长之路上多样发展,尊重孩子的意见,做孩子们的守护者。

彼得潘读后感3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主人公彼得潘是一个不想长大所以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顽皮、淘气,想到快乐的事就可以飞翔。他勇敢,甚至有绅士风度,唯独不想长大。作为队长,他和“被抛弃”的几个孩子住在永无岛。永无岛在孩子们看来“不是梦想已久而终于看到的东西,倒像是放假回家就可以看到的老相识。”在永无岛上,孩子们想象着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情,仙子,大海盗,鳄鱼,美人鱼等等,只要是出现在孩子们的梦境里的都真实的存在于岛上。

  这里是孩子的天堂,每个人都曾经向往过的地方。更多的孩子带着不想长大的愿望长大了,并没有彼得潘那么幸运或是不幸。也许有的理想只适合向往,化为现实未必是一件畅快的事。我觉得彼得潘活的并不快乐,没有爱的生命始终是不完整的。他毕竟是个孩子,和其他人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尤其对未曾经历的事情。他很快就会玩腻一个游戏,他的人生目标似乎就是不停发掘新的乐趣。而乐趣不应是找来的,我想沦落为找乐子的人是无聊可悲的。

  这时彼得潘的生命里出现了一个人:温蒂。或者说是彼得潘出现在温蒂的生命里。彼得潘为什么要“勾引”一个女孩?是因为孩子们想要一个像妈妈那样亲切的人。彼得潘是忌讳提及母亲的,孩子们只有当他不在跟前的时候才能谈起母亲,因为他觉得这很无聊。他爱听故事,温蒂作为母亲加入了他们的队伍,给孩子们讲故事,缝补衣服,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可以把这个角色扮演的这么好。温蒂给了彼得和孩子们未曾有过的东西,那就是爱。最终能够战胜船长也是因为温蒂的爱给了彼得巨大的勇气,只是他不知道而已,他是一个连吻都不知为何物的小孩,不过我更愿意说他是拒绝承认。

  没有人能有彼得那样一副开心的笑脸,最可爱的是他咯咯的笑声,他还保留着他的第一声笑。我们知道,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说是对世界的恐惧和不满太过勉强。彼得像个婴儿,没心没肺的笑,如果不是因为开心或感动而笑,不是因伤心而哭泣,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世界上没有我们的任何感情流露的痕迹,没有我们因跌倒而留下的脚步,我们怎么证明自己真实的活过?因为害怕而拒绝长大,把自己禁锢在臆想的空间里,就算用想象赢得了整个世界,那感觉也是空无的。

  温蒂最终和伙伴们回到了现实的家,而彼得和小仙女叮叮在大家的劝说下还是选择留在了窗外。一扇窗把世界隔成了两半,一半是彼得从未体验过的.天伦之乐,一扇是彼得开始动摇的理想国。他是爱温蒂的,当他在窗外看温蒂们和母亲们幸福相拥的场面,他会是什么想法?温蒂也是爱彼得的,她知道自己总会长大,并且勇敢乐观的接受这个过程,所以她离开了他。但彼得很快就会忘记温蒂,他是一个健忘的人。“他刚哭过,马上就以为他这辈子从来没哭过。”小仙女们由于身体小,只能容下一种情绪。所以有时候温顺体贴,有时候蛮横无理。孩子们何尝又不是这样呢?只要有新的事物填充,他们会马上忘掉旧的。温蒂的两个弟弟在岛上生活时,很快遗忘自己的父母,和其他人一样称自己的姐姐为母亲。在这点上,孩子的决绝让我害怕。不过没关系,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这个彼得,每个人都可能是温蒂。当温蒂长大了,忘记了这段记忆,温蒂的女儿又会变成温蒂,和彼得来到永无岛做他们的母亲。每一次在温蒂爱的改变下,彼得就会经历一些情感,多了一些勇气。我期待某一天,彼得积累了足够的勇气,走进那扇窗。

  这部童话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屡次提到的母亲的形象。孩子们祈求温蒂,“啊,温蒂小姐,做我们的母亲吧。”“以前小姐们来到我的梦里,亲爱的母亲,亲爱的母亲……”是的,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像妈妈一样亲切的人。可爱的是坏船长和他忠实的手下的一段对话:

  “母亲是什么?”糊涂的斯密问道。

  “瞧,”胡克回答斯密的问题,“那就是个母亲。这是多好的一课啊!鸟巢一定是落到了水里,可是,母鸟肯舍弃她的卵吗?不会的。”

  “船长,”斯密说,“我们不能把孩子们的母亲掳来做我们的母亲吗?”

  “这计策太棒了。”胡克喊道,“我们把那些孩子捉到船上来,让他们走跳板淹死,温迪就成了我们的母亲了。”

  所有人都是爱母亲,渴望母亲的关爱的。船长会说“因为他们没有母亲,他们不懂得,吃油腻的、潮湿的蛋糕油多么危险。”当温蒂出现的时候,船长马上就感到了威胁,那是母爱的力量吧。彼得潘逃离到这个理想国,还是有他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

  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做一个会长大的人。彼得的恐慌来自于他对外界的判断,他没有长大过,怎么可以只是被自己杜撰的事情就喝住了脚步,就退缩不前了?既然活着就是最大的冒险,为什么不去经历一番呢。成长过程中是会有很多的烦恼,但如果没有后来的对比,那段回忆又怎么会如此美好?无知的孩子,在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幸福的处境,那种快乐只有敢于长大的孩子才能体会到。即使前途看不到一点光明,我也不会拒绝父母给我的仅有一次的生命的体验。

【彼得潘读后感】相关文章:

《彼得潘》读书笔记09-05

《彼得.潘》读书笔记02-12

彼得潘读书笔记02-17

彼得潘读书笔记03-25

《彼得潘》读书笔记(15篇)01-03

《彼得潘》读书笔记(精选36篇)04-26

《小飞侠彼得潘》读书笔记02-13

彼得潘读书笔记(15篇)01-25

《彼得潘》读书笔记15篇12-05

观《小飞侠彼得·潘》后感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