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苏东坡新传》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东坡新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世人都爱苏东坡,除了读东坡诗词了解他以外,林语堂的著作《苏东坡传》是每一个东坡迷必读的书,但读完后我总有种意犹未尽之意,便四处寻找有关苏东坡的书籍,如饥似渴地想要从中觅到一个真实立体的苏东坡,直到《苏东坡新传》的出现,方才解了我那心底的渴。《苏东坡新传》的作者叫李一冰,幼承家训,学识渊博,却不料被诬陷入狱,从此坠入无尽的痛苦深渊。他自诉《苏东坡新传》是一本忧患之书,被陷入狱的经历让他更能贴近苏东坡的内心。
尼采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皆是用血泪写成。”《离骚》是屈原的哭泣,《史记》是司马迁的哭泣,《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哭泣,而《苏东坡新传》则是李一冰的哭泣。
李一冰原名李振华,以“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取笔名“李一冰”。自幼熟读苏轼诗词,同时整理《东坡事类》重要书籍,并编订《苏轼年谱》,历时8年写成《苏东坡新传》,全书七十余万字,于1983年以笔名出版。
一个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无法诉说苦难的滋味。李一冰仿佛背负着使命,为世人补齐苏东坡的资料,让世人对苏东坡有更深入的了解。有人会认为《苏东坡新传》是对林语堂 《苏东坡传》的补充,其实不然。通读全书你会发现《苏东坡新传》无论从语言还是架构上,他都是严谨而翔实的。全书引用了大量的文稿和信件,处处有出处、句句无妄言。
叔本华写道:“生活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则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如何正确处理欲望和痛苦成为了一个人能否超越自己的标准,苏东坡无疑是其中的一个。
1079年以前的他还叫“苏轼”,是一个恃才傲物、宜溢日骄的“不着调”青年,“苏东坡”是他43岁被贬黄州以后才为自己取的名号。
眉山苏轼少年成名,以殿试三等成绩得到了“百年第一”的称号 。正可谓出道即巅峰,人生是一片光明。当时的官家下朝后就兴奋地说道:“吾为我家寻得了一个宰相之材。”
按这样子走下去的话,苏轼应该像他的老师们一样“入阁拜相”,将那些在他脑海中无数次出现的太平盛世,那些他为之追求一生的治世理想兑现。只是他生错了时代,那是一个安定却又暗流涌动的时代。大宋王朝“积贫积弱”,年轻的皇帝就像一柄出刃的利剑,“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他势不可挡的变法决心和勇气。“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王安石成了他的选择,苏轼则成了时代的逆行人。作为一个逆行人,他注定要被锤打。于是,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被一贬再贬,直到天涯海角。一开始他也是害怕和惊恐的,甚至一度要轻生,但怕牵连到弟弟苏辙,又放弃了。
被贬黄州是苏轼脱胎换骨的开始,也是他自号“东坡”的开始。从此“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既是躬耕于东坡的农夫,关心房屋瓦舍、蔬菜米粮;又是上陪玉皇大帝、下陪卑田院乞儿的狂人;更是“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的诗人。苏东坡将他的贬谪生涯过得格外灿烂。
被贬海南的他一度住在一个树窝里,但仍然写下:“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闲适优美的诗句。让他的政敌一度以为海南是度假胜地,可是纵观地图,再无比海南还偏僻荒凉的地方。但苏东坡不仅活得滋润潇洒,还举办学堂、教书育人,培养出了海南第一个进士,成为开拓海南教育的第一人。
叶嘉莹说李白是“仙而人者”,以其恣纵不羁的天才,生此庸懦鄙俗的人间,不为世容,是命定的悲剧;而苏东坡则是“人而仙者”,所以他有着你我一般做人的烦恼和痛苦,不过他有着几分飘忽的仙气,得以从超凡脱俗的旷观中获得解脱。所以我们总觉得李白天马行空,如在天上,而东坡则和我们一样生活在这片大地上,同悲欢好恶、一路播种一路开花。这应该就是我们历尽千年依然热爱苏东坡的原因,也是支撑着李一冰在茕茕独立的冤狱生涯中写下这本书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