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儿女》丰子恺读后感中学一年级

时间:2023-09-11 08:44: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于《儿女》丰子恺读后感中学一年级范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于《儿女》丰子恺读后感中学一年级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于《儿女》丰子恺读后感中学一年级范文

  睡前续读丰子恺的散文集,读到一篇。

  其中有两小段颇有意思,在这里写下作为记录。文中有一段描述丰子恺四个孩子在一个炎夏的下午吃西瓜的情景。三岁的阿韦发出像花猫偷吃时候"ngasdfsm ngasdfsm"的音乐声,唤起了五岁的瞻瞻的共鸣,作诗"瞻瞻吃西瓜,宝姐姐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这诗又引起了七岁软软与九岁阿宝的散文,数学的兴味,归纳其结果:"四个人吃四块西瓜"。这本是一幅很家常的画面,可丰子恺对此发表的看法却不一样:"我觉得三岁的阿韦的音乐的表现最为深刻而完全,最能全般表出他的欢喜的感情。五岁的瞻瞻把欢喜的感情翻译为(他的)诗,已打了一个折扣;然尚带着节奏与旋律的分子,犹有活跃的生命流露着。至于软软和阿宝的散文的,数学的,概念的表现,比较起来更肤浅一层。"

  巧在今日刚好上完一位中国老师的油画课,再读此文颇有感受。三岁阿韦的"音乐"只是本能的发声,无实际语言内容,但"ngasdfsm ngasdfsm"的节奏却可听作欢快的音乐声。五岁瞻瞻的诗,是作为这种愉快情感的归纳总结,把此情此景往前推进了一步,具象化了一些。而七岁的软软和九岁的阿宝的散文,数学,概念的总结结果更将其收紧渗入了理性的分析。何为真?

  我认为"真"是当人遇人遇事本能发出的第一反应,而这也是感情最为丰富的反应。每周四油画课上都会和我的老师在绘画上作一番探讨,每每收获良多。他跟我说做艺术有三层境界,最低层为做你所见,中间层为做你所想,而最高层为做你所感受。我自认为自己在中间层通往最高层的道路中,如何能够抓住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把它表达到艺术创作中是最难的

  再来看丰子恺对四个孩子不同举动的评价,给了我很大启发。抓住自己第一反应,不要做理性分析,不要做归纳总结,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必然会失去很多最纯最真的精神。作画要大胆,要像散文一样,形散神聚,放松手腕,解放内心,这样的画,我的手只不过是传递内心的一个工具罢了。

  文中有另一段讨论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读后使我更为震动。 "世人以膝下有儿女为幸福,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我实在不解他们的心理。 ......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 ......世间的人,忘却了他们的大父母,而只知有小父母,以为父母能生儿女,儿女为父母所生,故儿女可以永续父母的自我,而使之永存。于是无子者叹天道之无知,子不孝者自伤其天命,而狂进杯中之物,其实天道有何厚薄于其齐生并育的儿女!我真不解他们的心理"丰子恺对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理解是我万万没想到的这也大概是我第一次见到/听说有父母认为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并非生命的延续性。当然,我不是指生物学上的延续,而是指精神上的传递。以我自身成长经历来讲,我的爸妈从小为我操碎了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也无可厚非。我自知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铺路,也希望我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思安安稳稳渡过轻松富足的余生。可这一切似乎并没有考虑我内心深处的感受,更有强加于我的意思。然丰子恺却从儿女很小的时候便视他们为独立的全然不同于己的生命个体,更从未想过要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实现在他们身上。这是何等高明的父亲!实在令我心生妒忌之情!

【于《儿女》丰子恺读后感中学一年级】相关文章:

丰子恺《阿庆》阅读练习及答案06-19

儿女结婚父母的贺词12-22

家长对儿女的寄语11-07

儿女答谢词03-28

英雄儿女读后感08-30

如何与儿女进行有效沟通03-30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03-1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04-05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