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有感

时间:2023-07-03 15:57: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三字经》有感17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三字经》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三字经》有感17篇

  读《三字经》有感 篇1

  国学《三字经》中包含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宜什么是不适宜。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异常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经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以前,我调皮、不守纪律,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妈妈的斥责;现在,我懂事、能认真学习了,老师和妈妈都微笑了,这都要感谢《三字经》呀!

  那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我一看有图有文的,来了兴趣,有时自己读,有时让爸爸给我讲。可没过几天,三分钟热度过了,就把书随手一扔,玩别的去了。

  这个月,学校里掀起了读经典书的热潮。一次,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起了《三字经》中“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的故事,我深深地被孙敬、苏秦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了。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关爱我,老师辛勤地教育我,我,我太不懂事了!

  那天放学后,我悄悄跑进小书房,重新读起《三字经》来。渐渐地,我变得爱学习了。小伙伴们,我们一起来读它,一起做个好孩子吧!

  读《三字经》有感 篇2

  今天早上,爸爸忽然告诉我"今晚的八点半到九点半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将会在全球举行,全球有超过十亿人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参与到这次活动当中,而且参加的人员还会获赠一张电子版的参与证书。"我一听可乐了,忙嚷着问爸爸“爸爸,你是怎么知道的呀?是真的.吗?我们也参加吧!”爸爸神秘地笑着说:"呵呵!互联网呀,一传十,十传百,除了你还有谁会不知道呢?"我一听,嘟着小嘴巴更乐了:"爸爸,拜托!别总是把我看做长不大的小不点嘛!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呀!不就是三字经里都有"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道理嘛!”

  啊?瀚之爸一脸的茫然:"许瀚之,原来这就是你学三字经的精华呀?"呵呵!

  读《三字经》有感 篇3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所有人都耳熟能详吧。这就是《三字经》。这本书让我对中华民族上千年的灿烂文化有了崭新的认识,为作者如此精湛的才艺而佩服;也信服于古代教师独特得道的教育方法。

  中华民族自古就被称作"礼仪之邦".古代人民一直就有知书达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具有这样的美德,这是最基本的。这些美德在孔融、黄香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我们都应该去学习。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能反映出一个的人品德是否高尚,修养是否得体。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随之发展着,但是脚步却变得越来越快,丝毫不会停下来休息一会或者放慢脚步,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便会忽略很多,例如友情甚至亲情。寻找那丢失已久的亲情是任何一个遗失亲情的人所应该做的,这起因便是源于人们内心对亲情的渴望。一个完整的大家庭,我们做子女就应该孝敬长辈,不仅仅是孝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都应该孝敬。这样一来,这个大家庭便充满孝敬与感恩,为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乐趣与温暖。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有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又能有多少呢?!估计扳着手都能点的清。现在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父母大都数是很宠爱子女的,是的子女都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让他们懂得孝敬是十分重要的。

  《三字经》中也讲到读书。读书使人明智,有一句话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许多人多读书后不都成功了吗?像欧阳修枕上读书,马上读书,甚至是厕上读书,使得他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仅仅喜欢读书也是不够的,还要读好书。作者在书中就提到了许多好书。好书能引领你走向光明;反之,坏书则会让你陷入黑暗。读好书还是坏书最终取决于自己。

  中华民子是个强大而繁荣的民族,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就应该对中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三字经》仅用简短的语言讲述了各个朝代的兴衰。以史为鉴,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因为有时一个小错误可能会带来一生的遗憾。

  这本书交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要拥有良书,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用自己最真实的内心去了解与理解别人,更加亲近这个世界。

  读《三字经》有感 篇4

  上学时妈妈给我买了儿童读物《三字经》,并告诉我《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古人认为,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让我没事时读一读。我很好奇就根据注音慢慢读了起来。我发现它三字一句,很上口,里面的小故事更是吸引着我,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懂得小的时候不学习,长大什么都不会,有什么用呢?“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实礼仪。”让我明白:我们从小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让我知道: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的行为,是每个人从小就要学会的。“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我知道意思是蚕能吐丝,蜜蜂能酿蜂蜜。人如果不学,什么都不会,连一些动物、植物都不如。

  《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为我们讲道德,论古今,有名人英雄,有历史战争,有学习方法,有自然规律……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通过诵读《三字经》,使我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读《三字经》有感 篇5

  它是一团火,燃烧炽热情怀;

  它是一簇花,馨香爱的心房;

  它是一股水,荡涤你我胸襟……——题记

  微风激起我心中层层涟漪;阳光四射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爱的便利贴贴满我心全部。

  它是宽容却不是纵容。

  我是白云,它是蓝天。我肆意地缥缈在它的怀抱中,却不由己乱飞。

  因为,我始终孕育在它博大的胸怀中。

  我是小树,它是园丁。我快乐地生长在它的管理中,却不乱冒枝杈。

  因为,它爱的利剪无时无刻不在修剪着我。

  宽容却不纵容的它,让我没有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受风雨洗礼后的我才会成为“人”。

  它深情也无情。

  我是小溪,它是大海。我历尽千辛万苦拥有它的怀抱。爱抚,微笑,于是我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一切,我想霸占它所有的爱,它深情地安慰而又无情地拒绝。由此,我懂得了分享。

  它疲惫却不厌倦。

  我是一本书,它是读书的人。我有错,它改错;看到我的亮点,它褒扬却不引我骄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读了我千千万万遍,却新意盎然。

  它自私也无私。

  我是电视剧中的'王大春,它是丑娘。它长得极丑,但心灵却极美;我无情将她抛弃,她却不怨,不恨。我自己振振有词,它却在寂寞角落默默落泪。我有时也心痛,但它却竭力安慰。将伤心悲痛自私地埋葬,包装出的幸福却无私荡漾。

  它的无私,它的自私,让我无地自容……等我要改错的时候,它却悄然离去……我只能压抑一辈子。

  不要提起荒寂的道途,不要赴往陌生的旅程,你眉梢郁结着忧愁,你眼眶泪珠盈盈,那紧紧钳闭的嘴角,不要再唉声叹气,不要等韶华虚度,百花飘零。它——我们的父亲母亲,我们所霸占的父爱母爱,不能长久逗留,不要再说自己还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快用你的双手,将那岁月的痕迹抚平!

  “首孝悌,次见闻!”

  读《三字经》有感 篇6

  随着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解《三字经》,学习国学的热潮也悄悄兴起。于是,我对照讲解,开始认真阅读起《三字经》这本古老却经典的著作。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仅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为素材,讲述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今日学习《三字经》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即学知识之前必先学道理。反映在今日的学习中,成绩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字经》采用叙事和论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很多的历史典故,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书。这本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资料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物、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深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也启发了我们,当今家庭都仅有一个独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严而造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为人师的职责和严格要求学生的重要性。另外,此刻的`独生子女有很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而《三字经》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此刻好多家长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如果我们能从小好好学习《三字经》,那么我们是否能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读了《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觉得读《三字经》、习《三字经》,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中是十分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

  读《三字经》有感 篇7

  《三字经》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少儿启蒙读物,它不但浓缩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还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学,原文虽然只有1000余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包罗万象,我读了《三字经》后,真的从中学到了很多道理。

  就拿“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这句来说吧,我们学习要从简单开始,学英语应该先学单词,最后再学课文。语文呢,也要先从拼音学起,然后学声调,学生字、词语、句子、课文。这样我们才能由浅到深,最后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使我们成为有知识的人。

  读《三字经》有感 篇8

  晋朝,义兴市有一个人叫周处,从小就死了爹,没有人管教他,他总是用蛮力行凶,动不动就把街坊邻居打得头破血流。因此邻居们看到他就像看到山洪猛兽一样躲得远远的。

  后来听到村里的'人都在议论纷纷,他走近打探到村民都在讨论村子里的“三害”,自己被村里的人称为三害中的“一害”,他决定为村民做好事除掉“二害”。

  周处跑到山上找了很久很久,终于找到那只跛脚虎。他私毫没有害怕老虎的意思,想跟老虎决一死战,他见老虎向他扑来就顺势一闪,然后勇猛地骑在老虎的背上,一拳就把老虎打死了。周处很轻松地除了一害,接着他又去杀蛟龙,他跳里水里追了三天三夜,不睡也不吃,最后蛟龙被追得没有力气了,周处追上去一刀把蛟龙杀死了。

  后来周处痛下决心,痛改前非,刻苦学习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最后做了大官。

  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犯了错误,只要痛改前非,仍然是人们心中受欢迎的人。

  读《三字经》有感 篇9

  在五月份下旬,我认真地读了《三字经》,发现它还真的是耐人寻味呀!

  《三字经》向人们讲述了古代人们做人的准则,是一本非常具有启示性的书。我就从其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从中我知道昔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不断更换他们居住的地方;如果儿子还不学,就让他悬梁刺股,可真是个好母亲!

  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从中我知道玉如果不雕琢,就称不上是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长知识,这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有多大的帮助啊!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跟《三字经》沾边的事,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成材,不停的转学,直到找到一所他认为好的'学校为止。这不跟昔孟母,择邻处。一样吗?

  现在的小孩,也一点也不如古代的小孩。古代的小孩九岁就能帮父母暖被,四岁就能让梨;而我们却穿父母的,吃父母的,甚至花父母的,有人一点也没想回报父母。真是有天壤之别。

  《三字经》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它流传至今,仍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我喜欢《三字经》!

  读《三字经》有感 篇10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蒙学著作,自问世以来,一向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必读书,影响极其深远。《三字经》篇幅虽然短小,资料却十分丰富,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国学经典之一。它易读、易记、易解。《三字经》资料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历史故事、有道德常规、也有人生哲理。它教会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做事,还教会我们要认真读书以及如何读书。

  《三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宜什么是不适宜。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异常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我十分喜欢“孟母教子”的故事。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市镇上,孟子便整天学着模仿商人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最终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三字经》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要好好学习,友爱兄弟姐妹,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觉得我们应当要好好地学以致用,并且还要好好的传承下去。

  读《三字经》有感 篇11

  前一阵子我练字,挑了《三字经》来写。

  这一写,我才发觉自己的知识真的是太过于浅薄了。

  我们常常能听到小孩背三字经,或者说我们自己也会时不时地念上几句“人之初,性本善。”

  于是印象中,好像三字经就是那么几句熟悉,朗朗上口,好像三字经特别的容易,因为连小孩子都会背呀。

  等我真正地翻看整套三字经的`时候,我才知道它有一千多字,而其中的内容更是囊括了很多的知识点。

  我们平常只会前面的那几句,还以为三字经真的只是小孩儿读物,当你真正去把那一千来字都读下来的时候,不由地会感慨,如果真能把这些全背下了,那了解的事物礼节真的很厉害了。

  不仅讲到了为人处事,还讲到了日月星河,讲到了祖国名山,讲到猪马牛羊,讲读书,讲道德。只要你能想到的一些值得学习的事物,几乎都被三言两句地概括其中。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就这样用简练的文字,教我们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点。

  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字的魅力。

  这也让我明白,有时候,我们正是因为懂得太少才过于自大,当真正多读书,多了解,是会变得更加地谦卑一些的。

  读《三字经》有感 篇12

  从小父母就告知我:中国是文化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了太多的文化。《三字经》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它使我更懂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让我知道了人人都是好的,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从而让我懂得要以一颗珍藏和善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昔孟母,择邻处”让我了解了我们的父母真是为我们操了很多的心,体现在生活、饮食、学习等各方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从而让我更加的知道要体贴和关爱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未来。

  “融四岁,能让梨”让我知道做人要懂得尊重和团结兄弟姐妹,要懂得血浓于水,兄弟情深。特别是作为我们小男子汉更要做到这点。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让我知道了民以食为天,吃是第一等大事。同时更让我明白了要爱惜每一颗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因为粒粒皆辛苦。

  通过学习《三字经》,我知道了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爱手足、珍惜粮食。同时要珍惜时间,好好对待爱我和我爱的人。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读《三字经》有感 篇13

  有一本书,它深深影响了我,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孩转变成一名有知识、有思想的小学生。那本书就是——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别看这就短短的几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的意思是:人刚生下来都很善良,天赋也相近,只是后来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才会使习性的'差距变大,如果对孩子不严加管教,孩子就会不再善良了。妈妈就曾经给我讲过与这个有关的故事。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有一个孩子,长得很可爱,妈妈总喜欢把他抱到邻居家去玩。而有一次,他无意中把邻居家的一根绣花针带回了自家,读后感《读三字经有感》。妈妈看了,说: "孩子,你真聪明,还知道把这个拿回来"孩子听了,很高兴。于是,他就养成了拿别人东西的习惯。长大后他成了一个小偷,还犯了大案,就要被处死。而在执行的前一天,小偷要求再见母亲一面,母亲泪流满面地跑过来,小偷说要亲一下母亲,母亲同意了。小偷凑上去,然后一口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她不孝,他却说:"妈妈,当我第一次拿别人家里绣花针的时候,你能告诉我那样做是不对的,今天,我就不会走到这个地步。妈妈,我恨你!"

  我们小孩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接受家长和老师好的引导,就有可能走上歪路,变成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这就是三字经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同学们要谨记啊!

  读《三字经》有感 篇14

  上学前背《三字经》时,其中很多话句的意思我都不懂,现在上学了,经过爸爸的讲解,我能理解书中的一些含义,特别是关于古人学习方面的内容:“昔中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勤编,削竹筒,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这六段的意思是这样的,大圣人孔子曾经把七岁的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入此勤奋的学习;宋朝赵普读了一辈子的《论语》,做了宰相之后,扔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私削竹片来抄书,他没钱买书,却如此勤奋;孙普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没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都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捉萤火虫当作灯光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穷,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就停止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读懂了这几段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优越条件,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有辛勤的老师教导我们,书本都是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的,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的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吗,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读《三字经》有感 篇15

  第一次读先生解读的《三字经》,是在09年的早春。相对43集的节目容量,书薄得似乎有些离谱。随手翻开一章,读起来倒也流畅。起身倒两杯水的功夫,便已经读到了“敬请期待下册”的字样。并没怎么在意,也就任书躺在地上不去理会,和《三字经》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结束的有些随意了。

  从厚厚一堆书中又翻出这本先生解读的《三字经》,是在读过之后的两三周。那时的北京城依旧裹在层层叠叠的寒冷里,偶尔会有阳光从偌大的玻璃窗外探进来。窝在床头读《芒果街上的小屋》:童年、老屋、浮云、瘦树、弃猫……忽然有些嫉妒起遥远的墨西哥少年,可以伴着这样美好温暖的文字一起长大。于是我又翻开《小王子》,企图从中寻找些什么作慰藉,但原本百看不厌的它,却始终也没能唤起心头哪怕一星半点的共鸣。而《三字经》的出场,像个适时的.闯入者,更像是个欢快的吉普赛舞者,带着我穿越了屏风相隔的回廊,走近那段有着番薯和麦芒味道的童年时光。

  带着回溯童年时光的愿望第二次翻开这本书,多了些谨慎的、厚重的仪式感:认认真真从序言开始,逐字逐句读下去。从性本善到习礼仪,从说仁义到经子通,回忆一点点晕染铺展开来,小时候跟着妈妈一起认字念书的快乐亦慢慢涌现。我知道这一次,是太大的满足了。

  正如《小王子》是写给大人们看的童话一样,先生这本解读《三字经》,于我更像是一条通往童年的小路,崎岖、且并不很明朗:荆棘丛生之后开阔的世界,像是在等待有心之人的一步步试探和挖掘,而和多年前那个紧紧攥着布娃娃、羞涩的不知如何开口的自己相遇,更像是探险路上偶遇友善的陌生人,拍拍彼此的肩膀,再轻叹一声,哈,原来你也在这里。

  我想所谓好书应该如此:看得到编者字斟句酌的用心,更有着一条为读到它的人提供的出口,那些因书而生的怀旧、快乐、激烈、震撼、愤怒、甚至只字片语的默契感,通通能由这样一个出口发散开去,像是一次高强度运动后酣畅淋漓的快感,身体所有器官热切的回应着,无数个新的自己被分裂出来,旧的自我亦在逐渐脱离……合上书的一刻,仿若新生。

  而先生解读的《三字经》正是这样的书:让你无法不再生渴望重回童年的心,且不知不觉的蹲下来,和年少的自己说说话,然后满足的离开。

  读《三字经》有感 篇16

  我读了三字经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三字经有那么长。我们原来只是学了一小部分,我还以为三字经就是我们学的那一点呢。在这里面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就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因为,他让我知道了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读《三字经》有感 篇17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它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和做人的基本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易懂,真所谓“浓缩的是精华”。

  我觉得《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真的很厉害,竟然能写出这么完美的“诗经”。

  《三字经》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苟不教,性乃迁。这句话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如果小时候不好好教育的话,生来就有的善良等良好的本性就会慢慢的'改变,人就会变坏。所以,我现在就要好好学习,特别要多学做人的道理,将来能成为一名对社会对他人有帮助的人。

  《三字经》里面还有许多知识和故事。譬如:一些朝代的建立和灭亡及其原因,一些皇帝和伟人的名字和功绩,还有一些包含着深刻道理的小故事,如:“孔融让梨”告诉我要孝敬父母,要尊敬长辈,还要好好学习等。

  总而言之,《三字经》涵盖了我们需要认识和学习的所有的领域和科目,读了《三字经》就如读了一本百科全书,作者把所有的知识都写得一清二楚。

  《三字经》这本书对后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怪不得古人都说“熟读《三字经》,便知千古事”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它的道理。

《读《三字经》有感1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读《三字经》有感】相关文章:

读三字经有感04-28

读《三字经》有感01-08

读《三字经》有感15篇01-08

读《三字经》有感(15篇)01-08

读《三字经》有感合集15篇01-08

三字经的读书心得04-16

三字经读书心得10-17

《三字经》读书心得10-15

读三字经心得体会01-13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读《三字经》有感17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三字经》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三字经》有感17篇

  读《三字经》有感 篇1

  国学《三字经》中包含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宜什么是不适宜。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异常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经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以前,我调皮、不守纪律,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妈妈的斥责;现在,我懂事、能认真学习了,老师和妈妈都微笑了,这都要感谢《三字经》呀!

  那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我一看有图有文的,来了兴趣,有时自己读,有时让爸爸给我讲。可没过几天,三分钟热度过了,就把书随手一扔,玩别的去了。

  这个月,学校里掀起了读经典书的热潮。一次,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起了《三字经》中“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的故事,我深深地被孙敬、苏秦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了。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关爱我,老师辛勤地教育我,我,我太不懂事了!

  那天放学后,我悄悄跑进小书房,重新读起《三字经》来。渐渐地,我变得爱学习了。小伙伴们,我们一起来读它,一起做个好孩子吧!

  读《三字经》有感 篇2

  今天早上,爸爸忽然告诉我"今晚的八点半到九点半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将会在全球举行,全球有超过十亿人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参与到这次活动当中,而且参加的人员还会获赠一张电子版的参与证书。"我一听可乐了,忙嚷着问爸爸“爸爸,你是怎么知道的呀?是真的.吗?我们也参加吧!”爸爸神秘地笑着说:"呵呵!互联网呀,一传十,十传百,除了你还有谁会不知道呢?"我一听,嘟着小嘴巴更乐了:"爸爸,拜托!别总是把我看做长不大的小不点嘛!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呀!不就是三字经里都有"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道理嘛!”

  啊?瀚之爸一脸的茫然:"许瀚之,原来这就是你学三字经的精华呀?"呵呵!

  读《三字经》有感 篇3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所有人都耳熟能详吧。这就是《三字经》。这本书让我对中华民族上千年的灿烂文化有了崭新的认识,为作者如此精湛的才艺而佩服;也信服于古代教师独特得道的教育方法。

  中华民族自古就被称作"礼仪之邦".古代人民一直就有知书达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具有这样的美德,这是最基本的。这些美德在孔融、黄香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我们都应该去学习。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能反映出一个的人品德是否高尚,修养是否得体。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随之发展着,但是脚步却变得越来越快,丝毫不会停下来休息一会或者放慢脚步,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便会忽略很多,例如友情甚至亲情。寻找那丢失已久的亲情是任何一个遗失亲情的人所应该做的,这起因便是源于人们内心对亲情的渴望。一个完整的大家庭,我们做子女就应该孝敬长辈,不仅仅是孝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都应该孝敬。这样一来,这个大家庭便充满孝敬与感恩,为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乐趣与温暖。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有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又能有多少呢?!估计扳着手都能点的清。现在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父母大都数是很宠爱子女的,是的子女都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让他们懂得孝敬是十分重要的。

  《三字经》中也讲到读书。读书使人明智,有一句话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许多人多读书后不都成功了吗?像欧阳修枕上读书,马上读书,甚至是厕上读书,使得他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仅仅喜欢读书也是不够的,还要读好书。作者在书中就提到了许多好书。好书能引领你走向光明;反之,坏书则会让你陷入黑暗。读好书还是坏书最终取决于自己。

  中华民子是个强大而繁荣的民族,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就应该对中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三字经》仅用简短的语言讲述了各个朝代的兴衰。以史为鉴,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因为有时一个小错误可能会带来一生的遗憾。

  这本书交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要拥有良书,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用自己最真实的内心去了解与理解别人,更加亲近这个世界。

  读《三字经》有感 篇4

  上学时妈妈给我买了儿童读物《三字经》,并告诉我《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古人认为,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让我没事时读一读。我很好奇就根据注音慢慢读了起来。我发现它三字一句,很上口,里面的小故事更是吸引着我,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懂得小的时候不学习,长大什么都不会,有什么用呢?“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实礼仪。”让我明白:我们从小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让我知道: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的行为,是每个人从小就要学会的。“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我知道意思是蚕能吐丝,蜜蜂能酿蜂蜜。人如果不学,什么都不会,连一些动物、植物都不如。

  《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为我们讲道德,论古今,有名人英雄,有历史战争,有学习方法,有自然规律……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通过诵读《三字经》,使我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读《三字经》有感 篇5

  它是一团火,燃烧炽热情怀;

  它是一簇花,馨香爱的心房;

  它是一股水,荡涤你我胸襟……——题记

  微风激起我心中层层涟漪;阳光四射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爱的便利贴贴满我心全部。

  它是宽容却不是纵容。

  我是白云,它是蓝天。我肆意地缥缈在它的怀抱中,却不由己乱飞。

  因为,我始终孕育在它博大的胸怀中。

  我是小树,它是园丁。我快乐地生长在它的管理中,却不乱冒枝杈。

  因为,它爱的利剪无时无刻不在修剪着我。

  宽容却不纵容的它,让我没有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受风雨洗礼后的我才会成为“人”。

  它深情也无情。

  我是小溪,它是大海。我历尽千辛万苦拥有它的怀抱。爱抚,微笑,于是我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一切,我想霸占它所有的爱,它深情地安慰而又无情地拒绝。由此,我懂得了分享。

  它疲惫却不厌倦。

  我是一本书,它是读书的人。我有错,它改错;看到我的亮点,它褒扬却不引我骄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读了我千千万万遍,却新意盎然。

  它自私也无私。

  我是电视剧中的'王大春,它是丑娘。它长得极丑,但心灵却极美;我无情将她抛弃,她却不怨,不恨。我自己振振有词,它却在寂寞角落默默落泪。我有时也心痛,但它却竭力安慰。将伤心悲痛自私地埋葬,包装出的幸福却无私荡漾。

  它的无私,它的自私,让我无地自容……等我要改错的时候,它却悄然离去……我只能压抑一辈子。

  不要提起荒寂的道途,不要赴往陌生的旅程,你眉梢郁结着忧愁,你眼眶泪珠盈盈,那紧紧钳闭的嘴角,不要再唉声叹气,不要等韶华虚度,百花飘零。它——我们的父亲母亲,我们所霸占的父爱母爱,不能长久逗留,不要再说自己还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快用你的双手,将那岁月的痕迹抚平!

  “首孝悌,次见闻!”

  读《三字经》有感 篇6

  随着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解《三字经》,学习国学的热潮也悄悄兴起。于是,我对照讲解,开始认真阅读起《三字经》这本古老却经典的著作。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仅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为素材,讲述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今日学习《三字经》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即学知识之前必先学道理。反映在今日的学习中,成绩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字经》采用叙事和论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很多的历史典故,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书。这本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资料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物、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深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也启发了我们,当今家庭都仅有一个独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严而造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为人师的职责和严格要求学生的重要性。另外,此刻的`独生子女有很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而《三字经》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此刻好多家长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如果我们能从小好好学习《三字经》,那么我们是否能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读了《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觉得读《三字经》、习《三字经》,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中是十分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

  读《三字经》有感 篇7

  《三字经》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少儿启蒙读物,它不但浓缩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还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学,原文虽然只有1000余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包罗万象,我读了《三字经》后,真的从中学到了很多道理。

  就拿“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这句来说吧,我们学习要从简单开始,学英语应该先学单词,最后再学课文。语文呢,也要先从拼音学起,然后学声调,学生字、词语、句子、课文。这样我们才能由浅到深,最后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使我们成为有知识的人。

  读《三字经》有感 篇8

  晋朝,义兴市有一个人叫周处,从小就死了爹,没有人管教他,他总是用蛮力行凶,动不动就把街坊邻居打得头破血流。因此邻居们看到他就像看到山洪猛兽一样躲得远远的。

  后来听到村里的'人都在议论纷纷,他走近打探到村民都在讨论村子里的“三害”,自己被村里的人称为三害中的“一害”,他决定为村民做好事除掉“二害”。

  周处跑到山上找了很久很久,终于找到那只跛脚虎。他私毫没有害怕老虎的意思,想跟老虎决一死战,他见老虎向他扑来就顺势一闪,然后勇猛地骑在老虎的背上,一拳就把老虎打死了。周处很轻松地除了一害,接着他又去杀蛟龙,他跳里水里追了三天三夜,不睡也不吃,最后蛟龙被追得没有力气了,周处追上去一刀把蛟龙杀死了。

  后来周处痛下决心,痛改前非,刻苦学习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最后做了大官。

  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犯了错误,只要痛改前非,仍然是人们心中受欢迎的人。

  读《三字经》有感 篇9

  在五月份下旬,我认真地读了《三字经》,发现它还真的是耐人寻味呀!

  《三字经》向人们讲述了古代人们做人的准则,是一本非常具有启示性的书。我就从其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从中我知道昔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不断更换他们居住的地方;如果儿子还不学,就让他悬梁刺股,可真是个好母亲!

  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从中我知道玉如果不雕琢,就称不上是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长知识,这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有多大的帮助啊!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跟《三字经》沾边的事,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成材,不停的转学,直到找到一所他认为好的'学校为止。这不跟昔孟母,择邻处。一样吗?

  现在的小孩,也一点也不如古代的小孩。古代的小孩九岁就能帮父母暖被,四岁就能让梨;而我们却穿父母的,吃父母的,甚至花父母的,有人一点也没想回报父母。真是有天壤之别。

  《三字经》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它流传至今,仍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我喜欢《三字经》!

  读《三字经》有感 篇10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蒙学著作,自问世以来,一向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必读书,影响极其深远。《三字经》篇幅虽然短小,资料却十分丰富,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国学经典之一。它易读、易记、易解。《三字经》资料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历史故事、有道德常规、也有人生哲理。它教会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做事,还教会我们要认真读书以及如何读书。

  《三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宜什么是不适宜。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异常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我十分喜欢“孟母教子”的故事。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市镇上,孟子便整天学着模仿商人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最终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三字经》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要好好学习,友爱兄弟姐妹,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觉得我们应当要好好地学以致用,并且还要好好的传承下去。

  读《三字经》有感 篇11

  前一阵子我练字,挑了《三字经》来写。

  这一写,我才发觉自己的知识真的是太过于浅薄了。

  我们常常能听到小孩背三字经,或者说我们自己也会时不时地念上几句“人之初,性本善。”

  于是印象中,好像三字经就是那么几句熟悉,朗朗上口,好像三字经特别的容易,因为连小孩子都会背呀。

  等我真正地翻看整套三字经的`时候,我才知道它有一千多字,而其中的内容更是囊括了很多的知识点。

  我们平常只会前面的那几句,还以为三字经真的只是小孩儿读物,当你真正去把那一千来字都读下来的时候,不由地会感慨,如果真能把这些全背下了,那了解的事物礼节真的很厉害了。

  不仅讲到了为人处事,还讲到了日月星河,讲到了祖国名山,讲到猪马牛羊,讲读书,讲道德。只要你能想到的一些值得学习的事物,几乎都被三言两句地概括其中。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就这样用简练的文字,教我们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点。

  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字的魅力。

  这也让我明白,有时候,我们正是因为懂得太少才过于自大,当真正多读书,多了解,是会变得更加地谦卑一些的。

  读《三字经》有感 篇12

  从小父母就告知我:中国是文化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了太多的文化。《三字经》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它使我更懂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让我知道了人人都是好的,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从而让我懂得要以一颗珍藏和善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昔孟母,择邻处”让我了解了我们的父母真是为我们操了很多的心,体现在生活、饮食、学习等各方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从而让我更加的知道要体贴和关爱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未来。

  “融四岁,能让梨”让我知道做人要懂得尊重和团结兄弟姐妹,要懂得血浓于水,兄弟情深。特别是作为我们小男子汉更要做到这点。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让我知道了民以食为天,吃是第一等大事。同时更让我明白了要爱惜每一颗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因为粒粒皆辛苦。

  通过学习《三字经》,我知道了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爱手足、珍惜粮食。同时要珍惜时间,好好对待爱我和我爱的人。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读《三字经》有感 篇13

  有一本书,它深深影响了我,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孩转变成一名有知识、有思想的小学生。那本书就是——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别看这就短短的几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的意思是:人刚生下来都很善良,天赋也相近,只是后来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才会使习性的'差距变大,如果对孩子不严加管教,孩子就会不再善良了。妈妈就曾经给我讲过与这个有关的故事。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有一个孩子,长得很可爱,妈妈总喜欢把他抱到邻居家去玩。而有一次,他无意中把邻居家的一根绣花针带回了自家,读后感《读三字经有感》。妈妈看了,说: "孩子,你真聪明,还知道把这个拿回来"孩子听了,很高兴。于是,他就养成了拿别人东西的习惯。长大后他成了一个小偷,还犯了大案,就要被处死。而在执行的前一天,小偷要求再见母亲一面,母亲泪流满面地跑过来,小偷说要亲一下母亲,母亲同意了。小偷凑上去,然后一口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她不孝,他却说:"妈妈,当我第一次拿别人家里绣花针的时候,你能告诉我那样做是不对的,今天,我就不会走到这个地步。妈妈,我恨你!"

  我们小孩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接受家长和老师好的引导,就有可能走上歪路,变成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这就是三字经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同学们要谨记啊!

  读《三字经》有感 篇14

  上学前背《三字经》时,其中很多话句的意思我都不懂,现在上学了,经过爸爸的讲解,我能理解书中的一些含义,特别是关于古人学习方面的内容:“昔中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勤编,削竹筒,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这六段的意思是这样的,大圣人孔子曾经把七岁的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入此勤奋的学习;宋朝赵普读了一辈子的《论语》,做了宰相之后,扔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私削竹片来抄书,他没钱买书,却如此勤奋;孙普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没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都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捉萤火虫当作灯光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穷,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就停止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读懂了这几段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优越条件,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有辛勤的老师教导我们,书本都是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的,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的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吗,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读《三字经》有感 篇15

  第一次读先生解读的《三字经》,是在09年的早春。相对43集的节目容量,书薄得似乎有些离谱。随手翻开一章,读起来倒也流畅。起身倒两杯水的功夫,便已经读到了“敬请期待下册”的字样。并没怎么在意,也就任书躺在地上不去理会,和《三字经》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结束的有些随意了。

  从厚厚一堆书中又翻出这本先生解读的《三字经》,是在读过之后的两三周。那时的北京城依旧裹在层层叠叠的寒冷里,偶尔会有阳光从偌大的玻璃窗外探进来。窝在床头读《芒果街上的小屋》:童年、老屋、浮云、瘦树、弃猫……忽然有些嫉妒起遥远的墨西哥少年,可以伴着这样美好温暖的文字一起长大。于是我又翻开《小王子》,企图从中寻找些什么作慰藉,但原本百看不厌的它,却始终也没能唤起心头哪怕一星半点的共鸣。而《三字经》的出场,像个适时的.闯入者,更像是个欢快的吉普赛舞者,带着我穿越了屏风相隔的回廊,走近那段有着番薯和麦芒味道的童年时光。

  带着回溯童年时光的愿望第二次翻开这本书,多了些谨慎的、厚重的仪式感:认认真真从序言开始,逐字逐句读下去。从性本善到习礼仪,从说仁义到经子通,回忆一点点晕染铺展开来,小时候跟着妈妈一起认字念书的快乐亦慢慢涌现。我知道这一次,是太大的满足了。

  正如《小王子》是写给大人们看的童话一样,先生这本解读《三字经》,于我更像是一条通往童年的小路,崎岖、且并不很明朗:荆棘丛生之后开阔的世界,像是在等待有心之人的一步步试探和挖掘,而和多年前那个紧紧攥着布娃娃、羞涩的不知如何开口的自己相遇,更像是探险路上偶遇友善的陌生人,拍拍彼此的肩膀,再轻叹一声,哈,原来你也在这里。

  我想所谓好书应该如此:看得到编者字斟句酌的用心,更有着一条为读到它的人提供的出口,那些因书而生的怀旧、快乐、激烈、震撼、愤怒、甚至只字片语的默契感,通通能由这样一个出口发散开去,像是一次高强度运动后酣畅淋漓的快感,身体所有器官热切的回应着,无数个新的自己被分裂出来,旧的自我亦在逐渐脱离……合上书的一刻,仿若新生。

  而先生解读的《三字经》正是这样的书:让你无法不再生渴望重回童年的心,且不知不觉的蹲下来,和年少的自己说说话,然后满足的离开。

  读《三字经》有感 篇16

  我读了三字经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三字经有那么长。我们原来只是学了一小部分,我还以为三字经就是我们学的那一点呢。在这里面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就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因为,他让我知道了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读《三字经》有感 篇17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它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和做人的基本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易懂,真所谓“浓缩的是精华”。

  我觉得《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真的很厉害,竟然能写出这么完美的“诗经”。

  《三字经》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苟不教,性乃迁。这句话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如果小时候不好好教育的话,生来就有的善良等良好的本性就会慢慢的'改变,人就会变坏。所以,我现在就要好好学习,特别要多学做人的道理,将来能成为一名对社会对他人有帮助的人。

  《三字经》里面还有许多知识和故事。譬如:一些朝代的建立和灭亡及其原因,一些皇帝和伟人的名字和功绩,还有一些包含着深刻道理的小故事,如:“孔融让梨”告诉我要孝敬父母,要尊敬长辈,还要好好学习等。

  总而言之,《三字经》涵盖了我们需要认识和学习的所有的领域和科目,读了《三字经》就如读了一本百科全书,作者把所有的知识都写得一清二楚。

  《三字经》这本书对后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怪不得古人都说“熟读《三字经》,便知千古事”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它的道理。